春节回老家过年,真是有喜有忧。
我简单点从吃穿住行这几点说吧。
吃,啥时间都第一。
现在生活条件是真好了,加上今年的菜肉都比往年便宜,所以每到一家,都会做一大桌的菜,吃完的可能性比较小,剩下的可能性占大。
剩下的饭菜怎么办?继续下顿吃,还是倒掉?
下顿吃-这是家里老人的做派。
倒掉-这是居家年轻人的做法。
老人和年轻人住一起的话,就会出现剩菜不倒掉,顺其成老人的下一顿佳肴的命运。
其实家里的年轻人多么不建议老人再吃,但也无可奈何,要不就被老人说成“作”。也是,这要放到原来的年头,地主老财也不舍得这么糟践啊!
所以,现在去哪家走亲戚之前先电话下,免得主家准备的东西多了,浪费了。主家呢,也可以按来人准备,尽量让客人吃好喝好。
虽说现在富裕了,但是铺张浪费的这种坏习,我觉得还是很有生命力,特别是家境忽然好的家庭,显摆的思想真的很可怕。
穿呢,都不用咋说,新衣新鞋不过年也买买买。
年三十的商场,照样不打烊,啥也不缺,只要你有钱,一次可买全。原来需要去大城市买的品牌,足不出户,一应俱全。
住,是家家的大事。
城里旧城改造,基本上都按规划走的格式。只是城内道路狭窄,行人车辆混行成了硬伤。
新区呢,路宽车畅。绿植整洁,卫生有序。楼房是一幢连着一幢,高耸入云。
现在年轻人基本都搬到物业完备的小区,家里装修的也是富丽堂皇。
在城里有老宅的人,大都是老人在住,不是子孙不孝顺,是因为楼里虽然有活动的小区,但是那不是自己的,自己家院的角落里那株腊梅是越寒越香,左邻右舍都能闻到。楼房里,只能看盆植,养养眼了!
其实老人舍不得的是一份经年累月的情,那不是说舍就能舍得烟火。
行走我小时生活的小城,古来已久的文化气息日渐薄弱,即使有了复古的修缮。这是我一直寻觅却一直再无法寻到感觉。
我们那个小城有了千年历史,古城原本很多的古迹,大户人家的宅院,基本都在变迁中没有很好的保护下来,小时还能见得城墙,也只剩下个新砌而成的城门,虽说外表陈朴,古香古色,但是历史沉淀的风韵却荡然无存。
城外的护城河,围绕着古城几十年,河水静静的流淌,从不被城内日益的喧嚣打扰。
听说四周又开始倒饬了,一年又一年,换一届领导出一套美化方案,年年花不少纳税人的真金白银,对于我们那个农业为主的四线小城,在这方面是不是有点浪费,可真不好说。
再说交通吧。
城里已经都在路口装置了红绿灯,交通还算有个规模。
但是三轮车,机动车,自行车……反正可以在路上走的,都混成一条道,半天了,开车的还没有走路的跑的快。遵守交通规则的,半个小时还没有过去,没有规则的,三秒通行。
无奈,我也被挑战了,所以,当我骑着电车穿梭在人群中时,我也是见缝就钻……并且我学会尽量不开车出门,要不,你开车兜几百圈也找不到停车位。路边虽然也划了线,方便停车,可是早占满了-毕竟车太多了。
除了本地车牌的,满大街也夹满了外地车牌,大家都从各地千里迢迢的回来,带来了人气,也带来了拥挤。
现在走亲戚,不管远近,都开着车,一来冬天我们那里冷,二来载的人多,再就是一种炫耀-混得不怎么好,但是车是添了。
再说,去乡下走亲戚。乡间的路现在基本上村村都是公路,也很好,但是路的宽度却没有跟上大家买车的速度,会车时道路就显得特别的窄狭。
时有摩擦发生,不是三轮车划着小车了,就是小车碰倒路边摊位了。
因为这些,更是把路堵的水泄不通。
我们预见了路途的拥挤,所以选择在下午去走亲戚,虽说天空飘着雪,可是村村临路的外墙上考驾照的广告还是那么的醒目。
回深的那天,下着雪,没人告诉是不是封路了,我们也不知道,继续向高速驶去。
通往高速的路口排了老长的路,不知道咋回事。
堵的车似长龙,喇叭声此起彼伏,坐车的人耐不住的下车溜达,来回的探头看情况。
为了更快的靠近高速入口,大胆的竟然逆行!当然,前面等的就是扣几分,罚多少!
不在乎的大有人在,只要不耽误踏上高速,快点返程,扣几分罚点钱,不在乎。
此刻,各个地方的车汇在一起,车主们呢,也汇在一起聊天。
只是奈何不了时间流逝,车辆依然安静。
耐心过后,打114查询交警大队电话,问别的高速口啥情况,有嚷嚷要投诉的,有准备掉头另寻路的……,反正各色人,各种吵吵又开始了。
交警大队的号码要到了,打过去没人接,骂!骂交通机构,骂交通机构的工作人员,反正他妈的不顺都是这帮拿饷银不干事的人的事儿!
外面继续飘着雪,我们是前有车,后有车,奈何调个头也动不得,有愤怒者踹开了路中间的护栏,他们调头回城,我们也回城,走国道。
天,国道上又是长龙。
几十公里的路,我们走了四个多小时。后来,有个朋友说,他那天走亲戚,原本计划中午11点半到,结果到下午五点到的,直接吃晚饭!
我这么说,其实就是自己的感受,有的时候,堵的不只是路,还有心。
这个时候,素质就在每个人的身上显得格外重要。
不是说小城市的人怎么怎么样,走在小城的路上,看着家乡环境越变越漂亮,自己心里也美滋滋的,希望下次再回来,小城的服务也能与时俱进,软实力帮助小城更美,让人人事事顺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