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是最好的纪念方式

  “等闲春过三分二,凭伏桐花报与知”。人间四月天的清明,在大地回春、生机盎然的时候,追忆故去之人,用扫墓祭祖的方式,传承一辈辈铭记的历史。

  余世存的《时间之书》道:“清明,既有慎终追远的感怀、生离死别的黯然销魂,又有欢乐赏春的气氛和清新明丽的生动景象。”

  是的,人间的四月天太过美好,连慵懒的紫荆花都依偎于黄的蜂、绿的叶。它又那样稍纵即逝,像来不及告别的春风、鸟鸣和花的尾香,但又好像会留下什么值得我们去纪念。

  “你我岁月静好,皆因有人负重前行”,这是在央视曝光的新疆警方与暴恐分子激战牺牲画面上的一句话。在新疆,反暴恐战线上牺牲的英烈们常年战斗在反恐斗争的一线,经常由于突发的意外事故或是多日与敌人周旋,几天几夜颗粒不进。像范围广、战线长、难度大、危险系数高的深山搜捕任务;像真刀真枪、实地演练的抓捕行动;像在海拔3000多米的高山潜伏、在冰雪地面窥探敌人动机、在山峰呈七八十度角围剿反恐团体,都会有战士那样不为人知的倒下去,润物细无声般牺牲自我。他们是为了我们的岁月静好,甘愿用自己火红的身躯铸造国家坚实的安全堡垒,传承先烈“为民族独立、国家富强英勇牺牲”的大无畏精神,并留下了可歌可泣的时代精神。

  缅怀先烈,你会怎样做?我们不倡导一味地追求歌功颂德,走走形式,因为在当下通过开展各种形式多样的纪念活动,在喧嚣中谋取私利、应付差事已然成常态。我想,是我们没有很好地理解“清明节”的含义,它不是告诫我们要去死记父辈的音容相貌,而是牢记父辈代代相传且历久弥香的精神文明,提醒后人要知礼仪、行礼节、传文明,用虔诚的态度和传承的方式真正去做,像奋战一线的反恐分子一样,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先辈的优良品德。

  古有张志忠“为国死之决心,海不清石不烂”,九天九夜为民族大义奋战前线舍己为公,今有中国蓝盔——中国维和人员奔赴动乱频发的“热点地区”救死扶伤。他们就是在用传承的纪念方式,诠释好的品性、品格是会永垂不朽。

  难道我们不需要传承吗?不,我们非常需要。国安,则家安、人安。如果不是国家给予你我这份踏实的安全感,我们有怎能在物质的基础上追求精神世界的富足。而驱动人们守卫国家的动力,不就是祖辈代代相传的爱国情怀吗?这种透彻心扉的领悟,驱动我们恪守传承的原则,用行动纪念先辈的事迹。

  传承,是最好的纪念先辈的方式了。在以梦为马,诗酒趁年华的时代,浮躁地怀念先辈是远远不够的。人间四月天的清明,固然韶华似锦,想要真正“诗与梦共寄,诗与远方共存”,传承并积极实践先辈的伟绩才是迫不及待的。

                                                                                                                                                                                                                              ——16护理栾新衔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版本记录 前言 我们在做app的时候,不是做完功能就结束了,很多时候是需要进行检查和优化的,而xcode自带了一个...
    刀客传奇阅读 1,770评论 0 0
  • 出差南宁,行色匆匆,往返在火车上独自呆了70多个小时。单程在广西省内就行驶了十个小时。车窗外景色如画卷般展开,一杯...
    杨静相伴要你好看阅读 260评论 2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