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皮:《枕边书》系列31—40
31.我们一路,都忘了哭。沿途风光很美,令人多愁善感,孤独虽小,但五脏俱全。
32.我与他人之间总会夹杂着许多世俗的浮尘,但我与咖啡之间,可以纯粹到只剩下喜欢,并且恋恋不忘。对于我,咖啡即是一种深情的语言。孤寂,是闲适的境遇,也是我喜欢的状态。尤其是,当我面对一杯午夜咖啡时,美感呈现,韵味于胸。不急不燥,生活正好。
33.生命里有许多空虚,并不在于自身的孤独,而是因为欲念太多,容易磨损心性。
34.人生在世,每个人都有各自的不幸,但幸福却只有一种,那就是身心的愉悦。因而,为讨好别人而扭曲自己,即是对生命的辜负。
35.近些年来,“佛系”一词在网络上悄然流行起了,有些人动不动就以“佛系青年” 或者“佛系生活”来标榜某些人与事。事实上,人们所说的“佛系”,无非是指看淡一切的活法和生活方式。尽管“佛系”是一个新鲜词语,但真正淡泊名利,不挂怀,不介意的洒脱生活,并不是依靠一个新鲜词语就可以装点起来的。其实,真没必要用“佛系”来装点自己,更不要觉得自己已看破红尘。毕竟,万事虚无的世界观只是生活的一种姿态,而不是生活的全部。
36.人只有发现美,才能远离恶。美是一种感觉,这种感觉来自于一个人细致的感官功能。它是人对于静态以及动态事物的一种审美体验、观察、碰撞之后而赋予万事万物的一种感动和惊叹。
37.突然觉得,梵高的传奇,似乎更符合大众对于艺术家的想象。其实,梵高一生也只画过十一幅向日葵,最初的那幅却隐藏着一段哀伤的单恋。在巴黎时,梵高爱上了一位过气的绘画模特、铃鼓咖啡馆的老板安戈斯蒂娜。梵高画了大量鲜花主题的画,向她示爱,可惜是单相思,最后都被咖啡馆老板“扔”了出去。在梵高喜欢隐喻的头脑里,向日葵第一次成为创作主题,用来纪念那个灾难性的夏天里绚烂的爱情。
38.博尔赫斯说过,“如果有天堂,那里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阅读的过程,即是阅读者的一种联想性活动。但我以为,每个人眼前的文学风景各不相同。内心的经历与感悟,是决定文学内涵的主导因素。思想,才是文学的主旋律。
39.读奥尔加·托卡尔丘克(波兰)的《白天的房子,夜晚的房子》。这是一部由一百多个特写、故事、随笔片段、民间故事、圣徒传记,甚至菜谱、笔记等多种文体相互穿插交错、集结呈现而成的一部多层次、多情节的小说。每一个故事都是一篇精致的短篇小说,连缀起来又是一部遍布伏笔与呼应的绝妙长篇,被认为是波兰文学中最耐人寻味的一部。小说讲述的是一座边境小镇,在千年之间不同的历史瞬间与人世沧桑变换。奥尔加·托卡尔丘克是波兰家喻户晓的女作家,她在这部长篇小说中,采用的是魔幻现实主义的笔法,反映出这片乡野的沧桑变化。错综复杂的叙述,带给了读者解谜一般的阅读乐趣。同时,也揭示了人类一个永恒的哲学命题:人的悲欢离合、人的世代更迭,不过是土地的瞬息一梦。作者充满隐喻的诗性语言,让人读完全书,却意犹未尽:“土地也发光,它放射出一种凉丝丝而略带灰色的微弱的磷光,如同赤裸的骨头和粉尘腐屑发出的光。白天看不见这种微光,在明亮的月光辉耀的夜晚,在灯火辉煌的城市和农村也都看不见这种微光。只有在真正的黑暗中大地之光才成为可见的。”
40.光阴走了,我还在。我相信,心自由,灵魂便自由。用悠哉闲适的态度,过随遇而安的生活,我在,世界就在。
2019.7.16 于舒园造句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