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恶已①;皆知善,斯不善矣②。有无之相生也③,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刑也④,高下之相盈也⑤,音声之相和也⑥,先后之相随,恒也。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⑦,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也⑧,为而弗志也⑨,成功而弗居也。夫唯弗居,是以弗去。
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这时候丑陋的就存在了,也就是说,当大家知道一个美的东西的时候,他对立面丑就会出现了。善之所以为善,那是因为有恶的存在。一个人的善是因为恶的存在而对比出现的。古代的圣人啊用无为的观点来看待事物,用不言的方式来实行教化。圣人啊,不以自己的意识来施加在万物身上,让万物自然的生长。成功的时候,圣人也不自居。正因为圣人不自居,不居功就无所谓失去。
因为万物是辩证统一的,是我们人为产生的区分,只有相互相存,相互对比,这个世界才会呈现出不同的样子。如果我们刚开始的时候不知道什么是善,那么也分不出什么是不善。如果刚开始的时候不知道什么是高也就不知道什么是低。我们主观意识上的这些思维上的一些差异,让我们有了主观的分辨,那么世界才呈现出他的对比。
做行无为之事,功成而不自居。再做成一个很强的事情后不要居功自傲,因为做的很成功,大家都会记住的,但如果自傲的话,则会成为众矢之的。夸耀容易造成他人的危机感,给上司也会带来很大的压力,而容易让人忌恨上。自谦则不会让人心生忌惮,也可避免功高盖主之嫌了。
以无为处事,则不会患得患失,只要自己做得开心,有所收获就好了。这样的话,就不会失去什么。很多情况下我们的患得患失都是因为我们心里欲望很强,抱有强烈的目的性。而如果不完成则会感觉非常的挫败。不夸耀,不沮丧,随心就好,开心就好,我们就这样抱着无谓的态度,那么这样的话也就无所失去。所谓无欲则刚,便是如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