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时常把保护孩子挂在嘴边,可却忽略了,给孩子最好的保护,不是定制的铠甲和战袍,而是一颗积极而强大的内心。
前两天,在微博看了一则骇人听闻的信息:
一个值夜班的医生晚上接诊了两个想不开的孩子:一个是自残,另一个是自杀。
14岁的宁波男孩小孟在玩游戏,爸爸让他不要玩了,没想到小孟转身走进厨房,拿起菜刀就往自己左手腕砍,连砍6刀,刀刀见骨。万幸的是,孩子最后没有性命危险。
另一个10岁的孩子就没这么幸运了,姑姑不让他玩手机,结果孩子一句话没说就直接跳楼,抢救无效,最后身亡。
接诊的医生,无比痛心地说:孩子的心理健康,真的不仅仅是说说而已。
费尽心力把孩子抚养到这么大,却一言不合就自残、自杀,回顾事情的经过,我怎么也想不通,两个孩子怎么会如此极端。
1
值得反思的是,因为「不给手机」而发生的悲剧,这些年屡屡发生。
今年5月9日,合肥一个13岁的女孩,因为玩手机和母亲发生了很大争执,一时激愤,就从阳台直接跳了下来。
去年9月17日,杭州一名15岁的女孩因玩手机与父母争吵,从19楼跳下,当场死亡。
同在去年9月,安徽一个高中女孩因为手机玩得太晚,被妈妈没收,就赌气跳河。
还有成都一个只有8岁的小女孩,因为家里人不让她看电视,竟从21楼直接跳下。
手机什么时候,竟如此魔幻?让一条条年幼的生命,为之生,为之死?
除了这些极端案例,许多家庭还在上演一幕幕的手机争夺大战。
如果说手机是触发悲剧的导火索,那什么才是根源?
2
在文章开头的案例中,接诊医生提到一个让他很不是滋味的场景:
每天早上查房,几乎所有孩子都在埋头玩手机,更令人无奈的是,他们的家长大多也在玩手机。
大人都如此沉迷,难怪孩子们了。
曾有一项研究,发现孩子在婴儿时期就会开始对妈妈的手机表示出极大的兴趣。
很多妈妈常常一手抱着婴儿睡觉,而另一只手不断刷手机。长久以来,母亲的这个动作,深深地记录进了孩子的脑海里。
看着妈妈盯着手机,又哭又笑,在孩子心中,便会对手机产生天然的嫉妒和好奇。
一旦她有了能力,便会想办法把手机从妈妈手中抢走。
而从最开始的好奇到沉迷,孩子的行为,很多时候,却是被大人推动的。
群里妈妈小尼曾说起这样一件事。
因为工作忙,她常常下了班,还要注意手机上的信息,随时处理,随时工作。一次周末,儿子跑来,想让她给讲绘本。
因为忙碌又疲惫,她跟儿子推脱,
妈妈要工作,你自己看好不好。
儿子拗不过不情愿的妈妈,不高兴地撅着嘴离开,自顾自地玩起了玩具。
原以为就这么过去了,没想到几分钟后,儿子又跑来说,妈妈,我想看《汪汪队》。
眼看儿子可怜又期盼的样子,她的心被刺痛了。
她也第一次意识到,其实不是孩子主动选择了手机,而是大人把孩子从身边推开,推向手机。
3
没有人陪,手机便自然替代了大人,成为了照管孩子的「保姆」。
大人越来越忙,孩子越来越孤独,也越来越依赖手机。需要警惕的是,孩子接触手机的年龄也越来越小。
国内首份儿童网络安全研究报告(2016年)里有数据显示:
3-6岁的孩子中,手机接触率已高达91%;小学9~10岁的孩子,已和成人使用行为相差不多。
手机,到底满足了孩子们什么?
和游戏、电视一样,手机是自带成瘾属性的。
互动及时性
你按下一个键,手机就会反应出相应的回应。和叫了无数次的父母相比,手机的反馈,无与伦比的及时。
掌控性
孩子由于相对力量薄弱,在现实世界里,总是被父母「压制」。
而手机不同,它提供的是一个虚拟的世界,在这个环境里,孩子可以对手机发出指令,而手机也会完全「服从」。
手机可以麻痹孩子的思维,也会让孩子获得现实世界里没有的价值认同感和掌控感。
这样具有诱惑性的东西,难免孩子们会深深陷进去。
4
我们一方面享受着手机为我们带来的便利,一方面又害怕孩子们沦为手机的奴隶,为人父母,总是进退两难。
很多人以为,只要不给孩子看手机就行了,没收、强制监视……把父母曾经强加在我们身上的这套,再应用在孩子身上。
然而,实践证明并不管用。
心理学上有个词,叫做「禁果效应」,也叫「亚当夏娃效应」,意思是越是禁止的东西,孩子们越要得到手。
孩子是有很强的好奇心和逆反心理的,家长越不让孩子玩手机,孩子们反而越想玩。
所以我们能做的,不是严防死守,而是循序渐进。
朋友阿黄也掉过这个坑,为了让女儿少看点手机,都头疼坏了。
说起来,女儿也会看书、玩玩具,可总是没过多久,就嚷着要玩手机。
坐地铁,要玩;吃完饭,要玩;睡觉前,还要玩。不给就哭得很凶,快要岔气了一般。
阿黄是个实在人,开始的时候,认为这必须纠正过来,就跟女儿硬碰硬地杠上了:一通讲道理,非要「纠正」女儿的思想。
结果完败,母女之间,一地鸡毛。
她才明白,对一个急眼上火的孩子,讲道理是无济于事的。
后来,她终于改变策略。
比如,转移注意力。
在孩子要玩手机时,她尝试带女儿去楼下玩游戏,做运动,或者看书、画画。虽然有时也会不顶用,但也有时,孩子也不抗拒,愿意和她一起玩。
这样一来,孩子每天玩手机的次数就大大减少了。
还比如,约定玩手机的时间。
趁女儿心情好的时候,她会和女儿聊起玩手机的时间。
从强制女儿,转变为征求意见,虽然开始是硬忍着脾气,但后来看到女儿的进步,她自己也越来越接纳这个方法。
女儿不再觉得,母亲对她是控制,两人的沟通就越来越顺利。
5
在手机这件事情里,不得不说,父母需要承担更多的责任。
比之一个个放不下手机的孩子,更多的是放不下手机的父母,或工作,或打游戏,或淘宝,或追剧……
杭州一名12岁的女孩,因为妈妈玩手机后,脾气暴躁,不关心弟弟,很伤心地给妈妈写了一封信,引起了无数人的共鸣。
看完了,您的内心是不是有种深深的内疚呢……
我想起之前因为要把孩子照片发在朋友圈,而导致两个女儿被卷入海水的事件,现在都心有余悸。
孩子的行为,其实是父母的一面镜子。
有一次,哄孩子睡觉,我按耐不住刷起手机。年仅3岁的女儿忽地打掉我的手机,生气地说:
妈妈,你能不能别看手机了?
我才意识到,自己做了多么坏的榜样。
很多令我们气恼的孩子问题,往往在我们自身上,症结更重。
只是因为,面对孩子,我们变成了管教者的身份,就下意识地忽略了自己,而只看到孩子的漏洞。
如果只停留表面,站在道德制高点地指责孩子玩手机,那么孩子心中委屈和愤恨交加,难免会用极端的行为,来「惩罚」父母。
每一次悲剧背后,真相总是令人心疼。每一次悲剧过后,总是不能杜绝。
我们时常把保护孩子挂在嘴边,可却忽略了,给孩子最好的保护,不是定制的铠甲和战袍,而是一颗积极而强大的内心。
孩子的心理被慰藉,这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