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抛出我的结论:
我认为大众所说的“教育”,包括各种育儿手段、教育方法论等,对孩子的影响都是没有直接意义的;教育的本质在于父母自己,不断认识和修炼父母自己的生活和人生,从这个角度看的话,教育这概念其实跟小孩没有直接关系,孩子会在父母的各种行为、决定、对生活的态度下自然感知父母的价值观,从而影响他们对世界的认识。
是什么
教育是什么,我在有小孩之前从来没有太多考虑过这个问题。教育就是父母的规矩和打骂,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补课兴趣班教育方法,考试读书各种资格证……当然了,还有衍生很多概念,比如应试教育,素质教育,精英教育。我度过了最平凡的中国式教育后,工作也没有涉及“教育”二字,最多就是带带新人,只是纯粹分享知识,说不上教育。
我的小天使来到我身边之后,从看着她牙牙学语到蹒跚学走,从只会笑哭到现在可以表达自己心情;我们都是没有婴儿期的记忆,她的这段时间填补了我对这段生命认知的空白。感恩的同时,让我感觉到责任,在这几年我都时不时在考虑教育是什么。
做什么
一开始我对教育有几个比较模糊想法:
- 我不会要求她多才多艺口齿伶俐能歌善舞,这时间还不如给她玩和自由分配,强迫没有好处。
- 成绩没有要求太好,中等过得去就行,毕竟要学会学校的游戏规则,低学历基本上在好工作面前是没有机会的。
- 懂得保护自己,懂得尊重别人,这是基本的礼貌。
目前为止我并没有对她有什么特别“教育”的行动,不是我没有计划,而是觉得她年龄还没到,所以在现今阶段,我给她充足的自由;另外我喜欢读书,倒是给她买了一些绘本给她翻翻,只是我自己的兴趣使然,这行为跟教育行为扯不上关系。
对比之下,我老婆就积极得多,上早教、文章公众号、妈妈圈、父母课堂、育儿讲座、各幼儿园探访、关注小学学校排名……老实讲,我个人是不会主动参与或了解这些教育市场的产物,因为这对我上面教育的概念没太多直接关系(这当然跟我的家庭相对稳定的家庭背景有关系,普通的学校是不用担心的,自然我就不太关注这方面消息);但我不会排斥,因为这都是现今社会最正路的教育做法。我在积极配合之下,认识到大众教育的氛围、知识、手法、环境、市场,我也是在这阶段,对教育的认知开始变得更纯粹。
为什么
上学、兴趣班、育儿经、教育手段等,以下我统称为外部教育。想一下,我对孩子进行精心的外部教育是为了什么?
孩子拥有生活知识专业技能、尽我能力为她打造的社交圈子,为她将来步入社会做好各种准备……这一切准备,当然是为了让她日后生活得幸福。也许父母的手法行动各不同,但希望孩子日后幸福这个目的是殊途同归的。
那么,一条经典的哲学问题来了,什么是幸福?这概念,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时期都会有不同的答案,甚至也许只是短暂的感觉。参考近20年社会和文明发展速度,父母怎么能保证幸福的定义可以持久;我们的外部教育成果,谁又能保证孩子可以从中获益,很可能都是无用功。
孩子是父母生养,但也是属于各自不同的个体,我们可以影响他们的三观,但却不能打造。说一个具体的例子,比如父母不喜欢读书,没有这习惯,根本不了解读书的快乐,但他们了解到读书是好事,于是乎就买很多书让孩子读,训练他读书的习惯;孩子一开始在强迫之下,的确会多读了一点,但随着他的长大,他更加会意识到父母这种做法,读书并不是兴趣使然,只是有父母听说有好处,所以让他读。这逻辑关系明显是有毒的,内在的逻辑比外在的好处更影响到孩子的心理。
怎么办
既然无法用教育手段去影响孩子,那我认为就做好父母自己就好了。过好自己的生活、持续学习、不拖延不懒惰、乐观开朗、提升认知,不断追求属于我们自己的幸福。在这个过程中,不管父母用什么手法,做什么决定,孩子最终感受到的是父母的价值观体验所在。
父母一定要拥有自己的生活,不能忘记、抛弃甚至没有自己的追求。只有父母过好了,孩子才会真的过好。教育的影响是双向的,我不否认外部的教育手段有效性,我强调的是,我们在追求对孩子更好外部教育资源的同时,父母也有保持持续学习的心态,一个家庭要配得上这些教育资源,不然都只是浪费。
废话说了不少,分享2句名言作为总结。
** “Education is not a preparation for life but life itself" - John Dewey**
** “所谓教育,是指自我教育。一切外在的教育,是为自我教育服务的。试想,自我教育失败了,外在教育有什么用?” - 木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