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这样的状况:明明很生气,但是嘴上还说“没事,我不生气”;有时候我们看到朋友的孩子并不好看,却还会说“多么漂亮的小宝贝”;很多人都有假装悲伤的体验,甚至曾经虚情假意口是心非地说“我爱你”。
有些时候,我们也并不是真心地夸赞别人,那我们为什么要说这些谎呢?
要想了解说谎,就要先了解欺骗。
欺骗是生物为了生存而演化出的本能,比如说在远古时代,人类在狩猎时会利用环境隐藏自己,尽量不发出任何声音,给猎物造成没有危险的假象,这就是人类最早的欺骗。
后来,人发明出了语言,这就是说谎的由来。所以,欺骗可能会用到声调、面部表情或者道具,而说谎就是用语言来编造某些不存在的事物。
比如说,一名美国的魔术师杰瑞·安德鲁斯毕生有一个重要的原则:在表演魔术时从不说谎。尽管和其他魔术师一样都是靠着欺骗的手法在变魔术,但他在进行表演时,只施展障眼法,而不说假话,甚至会向观众提示哪里可能是障眼之处,这让他的表演显得很有意思,观众们也更加觉得神奇。
疯狂的板条箱
要理解说谎这种行为,还要了解它的主观性。
简单的解释,就是说,如果说话的人以为自己说的是事实,那么就算他说错了,也不意味着他在说谎;但是如果他明知道自己在说错话,却假装自己说的话是真的,那这就是说谎了。所以,演员、脱口秀达人和小说家并不是在说谎或者欺骗,因为早已有大家都知道的规则。
举个例子,著名演员马龙·白兰度曾拍摄过一部《为生计而撒谎》,这是关于演技教学的录影带,在这部录影带中,白兰度为年轻的莱昂纳多和西恩·潘传授他的表演技巧,对他们说:“你们要学会欺骗观众,让他们相信你的所作所为,要像说谎一样去演戏。”确实,越出色的演员就越会欺骗观众,甚至会让观众都觉得那不是演出来的,演员本来就是那样的一个人。
马龙·白兰度《教父》剧照
但说谎也不一定就是说错话、说假话,而是意图上的欺骗。也许你说的不是假话,也有可能是在说谎。
举个例子,19世纪中叶,美国一家博物馆举办了一场关于马戏团的展览。展览十分火爆,但也带来了麻烦。观众会在每一件展品前都停留很久不愿离开,这让博物馆十分拥挤,使得每天卖出的门票变得特别有限。
于是馆长决定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他只是把出口指示牌的单词改了一下,售出的票就大大提高了。这是因为,他换上的单词一语双关,在英文中既有出口的意思,又暗示了某种奇怪的生物。天真的观众以为前方有更精彩的展览,却因为被误导而走出了博物馆。所以说,说谎这种行为很特别,有时我们说了假话,但并不是在说谎;有时我们说的是实话,却是在欺骗别人。
动物可以通过欺骗获得好处。这是因为通过欺骗,动物可以预计并且控制别的动物的行为,存活的机会就会更大。也就是说,谁越善于欺骗,谁就越拥有繁衍的优势。
举个例子,杜鹃鸟一不营巢,二不孵卵哺雏,到了生殖季节,就会把蛋产在其他鸟类的巢中,小杜鹃一旦出生,就本能地把人家的雏鸟挤出鸟巢,自己伪装成它们的样子,杜鹃就是这样借着其他鸟类哺养自己的后代。
还有印尼巴厘岛外海的拟态章鱼,类似章鱼里的变色龙,它能够伪装成至少15种不同的海洋生物,只为骗取猎物或避开天敌。
拟态章鱼
说完了动物的欺骗,我们来说说人类。
人类比其他物种要相对复杂得多,我们生存的必要条件从远古时候的食物变成了金钱,我们的威胁从大型猛兽变成了失去工作,当需要解决的问题变得复杂时,最方便快捷的方法就是说谎。
比如说,为了得到一份工作,我们会夸大自己的能力,甚至在简历中作假。只要我们的谎言不被揭穿,只需要简单的几句话,就能更容易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
举个例子,8岁大的小孩不小心打烂了姐姐最喜爱的音乐盒,他因为害怕责罚,会说那是家里的猫动的手。
孩子的谎言通常是利己的,单纯的,仅仅是为了赶紧逃脱惩罚。而成年人撒谎常常是为了立刻取得眼前的利益。
再举个例子, 1998年,一名叫做舍恩的德国青年科学家加入了世界上最老牌的重量级实验室——贝尔实验室。
在3年时间里,舍恩在《科学》《自然》等世界权威学术期刊发表了超过100篇论文。你要知道,通常一个科学家一年发表一两篇重要论文已经算是非常多产的了,所以,舍恩的成就令人惊叹,甚至称他为“爱因斯坦二世”。
在2002年,舍恩再次成为热门,但这次却是因为丑闻的暴露。普林斯顿大学和康奈尔大学的物理学教授发现了他伪造数据,简单地说就是学术造假,这位科学神童成为了史上最臭名昭著的作假者。
不仅仅是对别人,人有时也会对自己说谎。
人会受到环境的影响,不由自主地进行自我欺骗。这个观点是弗洛伊德提出的,他认为,我们的一些行为会受到特殊环境影响,使得我们并不知道自己到底在做什么。
比如,瑞典有两位科学家做了一个很有趣的实验。他们让一位年轻的女助理拿着一份调查问卷接近公园内的年轻男士们,请他们填写调查问卷。
实际上,调查问卷的内容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女助理在他们填写完毕之后,以方便回访为由,把自己的电话号码留给了他们。研究者要统计的结果是:有多少人会在事后打电话给她,并约她出去。
之后,研究者变换了调查地点,这次是在一座人造峡谷的吊桥上,同样还是那名女助理,同样邀请路过的年轻男士们参与调查。结果是,吊桥上有65%的男士打电话约了女助理,公园里却只有30%的男士打了电话。
这是因为,当男士们在吊桥上遇到女助理时,因为吊桥的晃动,男士们需要在保持体态稳定的情况下,回答女助理的问题。这样的环境会让大脑动用额外的热情,让他们心跳加快、冒汗、呼吸急促。他们潜意识里会把这些反应归结为“女助理太有吸引力了”。而实际上,是因为地理位置的不同导致了他们对于女助理魅力的误判,而他们自己并没有意识到这种影响。
人会因为趋利避害而撒谎,也会因为环境的影响而自我欺骗。在受到伤害后,也会因为身体的自我保护而发生自我欺骗。这个时候,人会受到潜意识的驱动,产生应激的保护反应,给自己找到合理借口,从而获得解脱。
我们都听说过斯德哥尔摩综合征,它指的是被害者对罪犯产生感情,反过来帮助罪犯的一种奇特的情结。
斯德哥尔摩
1973年,两名歹徒抢劫了斯德哥尔摩市最大的一家银行,在与警方僵持了130个小时之后,歹徒放弃了抵抗,缴械投降。然而,在这起事件发生几个月后,当时遭受挟持的4名银行职员却在法庭上对绑匪们显露出怜悯的情绪,她们拒绝在法院指控绑匪,甚至还为他们筹集法律辩护的资金。她们均表示不恨歹徒,甚至表达出对绑匪没有伤害她们的感激。更出乎人意料的是,其中一名女职员还爱上了其中一个绑匪,而且与还在服刑的绑匪订了婚。
在刚刚所说的情况中,我们说谎是为了自己。但也有些时候,我们说谎是为了别人。比如,医生会对患者说谎,但他们的目的并不在于欺骗,而是替患者考虑,减轻对方的精神负担,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善意的谎言”。
在《急诊科医生》这部电视剧。一位男性相信自己肚中有一只猫,吵吵嚷嚷说猫在吃他的肠子,非常痛苦。医生当然不相信他,但又无法消除他的病痛。于是医生假装给他做开刀手术,又假装从他肚子里拿出来一只白猫,他就这样康复了。
急诊科医生剧照
事实上,医生对于患者的善意欺骗很普遍。根据俄勒冈卫生科学大学的调查,医生开出的处方里,大约有35%~45%的都是安慰剂。什么是安慰剂呢?也就是医生在搭配处方时,选用的少量含活性成分。它们能使病人感到兴奋,但不会直接作用于病痛。
2003年,一项针对丹麦800家诊所的调查发现,有一半的诊所每年至少会使用10次安慰剂。
演化心理学家大卫·史密斯说:“在说谎者的世界中,谁能拥有谎言探测器,谁就占据优势。”辨认骗子远不如我们想象中的容易,有技巧的骗子更是难以拆穿。
主要有两个派别的理论告诉我们如何辨识谎言:一派锁定在说谎者的面部表情上;另一派则认为线索就藏在说谎者的语言中。
先来讲我们表情派的理论。无论多么高明的说谎者,都不可能在细微的面部表情上,做到和说真话时完全一样。
一个我们举过无数次的例子,心理学家保罗·埃克曼在1967年时受到加利福尼亚州医院的心理医生委托,协助医生们辨别一位有自杀倾向的患者是否有撒谎行为,这位患者名叫玛丽,她曾经三次自杀,前两次都没有太严重的损害,但第三次的时候非常危险,被及时送到医院才捡回一条命。
在留院观察了三个星期后,她看起来比较快乐了,表明自己不会再自杀,并提出想回家和家人一起过周末。医生与玛丽面谈后,深思熟虑地衡量了她当下的心智状况,最后同意了她的请求。然而不久后,玛丽用实际行动证明了她离开医院的真正理由是在家里自杀。
埃克曼逐帧检查玛丽离院前的录影带,最终找到了她欺骗医生的蛛丝马迹:当医生询问玛丽未来有什么规划时,她脸上有一丝失望的表情闪过。
这个表情出卖了她内心真实的想法,恐怕就连她自己也不知道这样的表情曾经出现。埃克曼认为,人的表情难以伪装,也几乎不可能被隐瞒。
而另一个阵营,关注语言的人则认为,谎言需要认知、情绪和社交能力的配合,只需要给说谎者增加思考负担,就一定能让他们在语言上露出破绽。
比如,揭穿谎言最好的方法,就是让说谎者多说话,而不是少开口。因为说谎是要花功夫的。骗子必须要在受到质疑的情况下,思索出有说服力的答案,既要避免自相矛盾,还要避免口误。在这么多的任务之余,还要控制自己的肢体语言,是相当困难的。当我们增加了说谎者的认知负荷程度,就会让他们失控,露出马脚。
朴茨茅斯大学的一位教授做过一项有名的“写生测验”。在实验中,31名警官被分别安排参与同一个任务,就是去找一位特工接头,再回来描绘出接头的场景,而特工又对警官提出了不同的要求,一半的警官被要求说真话,另一半被要求保密,也就是作假。
在实验结果中,这位教授发现,说谎者会参照自己曾经去过的其他地方,尽可能用各种细节丰富画面,而刻意减少对特工的描绘;而说实话的人都倾向于更多描绘那位特工,因为在他们的意识中,那位特工才是场景的中心。这个实验告诉我们,说真话的人往往不需要那么多细节来证明自己,但是说假话的人,会刻意大量地虚构一些细节,使谎言显得更加真实。
除了可以通过别人的面部表情和语言漏洞来判断他是不是在说谎,我们还可以使用一种方法,就是观察他与平时的言行是否一致,如果对方的行为出现反常,往往是说谎的线索。比如说你的同事向你展示一样物品,她说是自己买的,但实际上是别人送的,过一段时间你可以突然问她,嘿,那个物品是谁送的?她就会因为没有准备好说谎而说出实话或者犹犹豫豫。
很多测谎专家运用的就是这个方法,他们会预先测试研究对象的正常反应,记录一系列的参数,随后提出一系列的问题,观察这些参数是否发生了明显的波动,作为判断的依据。
当然,认识了说谎这种行为和如何辨别谎言,并不是意味着我们要处处去怀疑别人。实际上,说到怀疑与信任,与我们固有认知不同的是,总是怀疑别人的人反而比愿意信任别人的人更容易受骗。
多伦多大学的两位心理学家做过一个实验,他们找到了一批受试者,在他们参加实验之前,先对他们进行标准化判断,知道他们是高度信任者还是低度信任者。高度信任者是倾向于相信别人的人,低度信任者不轻易相信别人。
接下来,他们又找来另外一群学生进行模拟面试,要求其中一部分学生说实话,另一部分学生则要在几个关键问题上说谎。最后,他们让受试者观看这些学生的录像带,要求他们找出在面试中说谎的人。
结果表明,高度信任者的表现远远好过低度信任者,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倾向于信任别人的人看似容易受骗,这是因为他们经常会参与比较大范围的,有更高风险的社会互动,在这样的互动中,难免会有被欺骗的地方,但他们也会因此锻炼自己判断别人谎言的能力。
而不愿相信别人的人只愿意与熟悉的小圈子互动,这导致他们和别人互动的机会比较少,因此,反而会缺乏洞察别人意图和动机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