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早晨从鸟儿打鸣开始
于是,我静下心来 ,开始每天与自己对话。在写作这段时间里,我扔掉手机,关闭朋友圈,减少一切无关写作的应酬,断绝与外界联系,将自己封闭完全起来,以前出于好玩与爱好做了一个公众号也不做了。
在我写作时,我总是将电脑联接电脑的网线拔出来,强制不上去网。多年的生活经验告诉我,一个人要想做成一件事,必须有钢铁般的意志作保证。
创作长篇小说最忌讳的也是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拖拉,如果不能全身心投入是不可能完成的,或者说即使是勉强完成也不能保证质量了。因为写作完全靠热情,靠作家心中一团激情燃烧的火支撑着,如果拖拉得时间一长,激情就会消退,再写出来的东西文脉就断了,文章里面的气也较先前大为减弱了。我始终认为,造成人与人之间的区别最重要的原因是在某件事上做到与做不到。凡事只要认真去做,就没有做不成的,但人们往往更多的是还没有做就被吓倒在路上了。
我这次是下了决心,一定要做到。我恢复了高中求学时每天四五点钟就早起的习惯。我住的小区里,冬天里每天早上五点钟时鸟儿就开始叽叽喳喳鸣叫了,到了夏天四点钟就叫唤了,东南沿海这边天亮的要比内地早一些。这鸟儿叫声就像我记忆中的晨鸡打鸣一样,如今生活在城市文明中,这公鸡打鸣的声音再也听不到了。我倒是很怀念小时候那种每天夜里都能听到鸡叫三遍的时光,但这种生活再也不会有了,孩提时代是再也回不去了。那个传说中的时光隧道目前也只是传说,穿越的奇迹也只是存在于幻想家的小说中。
现在社会,只有自然界的动物还保留着与天地之道同步,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而人类却愈来愈背离了,看看那鸟儿的鸣叫就知道了。生活在城市中的人若说是日落而息就会被人耻笑夜生活不丰富,有人甚至会说有钱人晚睡为了夜生活,没钱人早起为了钱。
我这每天听到鸟声起床写作倒是不知不觉吻合了“道”。每天起床先洗把脸,然后打开电脑,当然是拔掉网线的电脑,将手机扔在一边儿,开始静静坐在电脑前进入写作状态。在写作过程中,放飞思绪,任意驰骋。我早上头脑相当灵光,经过一夜的酣睡,体力精力都恢复到最佳状态。我认为,只有头脑、情绪和体力最佳状态时才能写出令人满意的文字来。
所以,创作是需要状态的,进入不了状态或者说没有一个很好的状态是写不好的作品来的。在写作过程中,我的情绪会跟随主人公一起波动,或喜或悲。写到悲痛时,我会为剧中人物的遭遇而流下眼泪,以至于眼睛充满泪水看不清屏幕。还有几次因情绪波动太大不能继续写下去,只好停下来,在房间里走一走或洗把脸清醒一下才能继续。写到兴奋时有时会不由自主的笑出声来,又担心吵醒了熟睡中的家人。有句话说得好,骑马坐轿,不如黎明睡觉。若不是使命在身,我此时也应该睡得正是香甜的时候。
写作是一种高强度的脑力劳动,要同时调动作者的情绪、知识、阅历、记忆,作者写作是在生产精神产品,因而比较伤神。那段时间,我感觉自己特别瞌睡,每天总感觉没有睡好觉一样。虽然我加上午间一个小时的,保证每天有八个小时的睡眠时间。我睡眠质量很高,几乎是挨床就睡,根本用不了三五分钟就睡着了,而且奇怪的是竟然很少做梦。我常自潮,我是一位没有梦想的人。
我每天总是写到七点钟时就要停下来,从家到单位步行去上班,约要四五十分钟的时间,路上经过两个街心公园,还要在公园里绕上几圈,欣赏一下路边风景。这步行的时间正好锻炼身体,我喜欢边走边思考,构思我的小说情节,或者思考一下写作心得。
我在步行上班的路上,每天早上拿出近一个小时的时间锻炼加思考,我认为这一个小时的时间最有效率,是一举两得的事,既锻炼了身体又给自己大脑留下了思考时间。我有一些写作心得的文章都是这个时间思考出来的,当有了灵感和思想之后,我会用手机简书一个写作软件及时记录下来,然后上午工作之余可以抽空修改,利用公家的时间干点私活。
每天提前到单位后,我会闭目养神一二十分钟,让自己以良好的精神状态迎接当天的工作。工作是吃饭养身的地方,一定不能马虎。只有把工作干好,才有工资吃饭,才能维持写作这个爱好。毕竟指望写作吃饭,早饿成人干儿了。
我这样安排时间是科学的,因为一日之计在于晨,早上的时间是全天最宝贵的。每天早上两个小时的写作时间,刚好能够完全额定的写作任务。一般快的可以写到三千多字,慢的可以写到一千多字,但也有卡壳的时候,坐在电脑前两个小时只写了七八字。
锻炼身体的时间在我是铁定的,绝不能少的,我不会以牺牲自己的身体健康为代价去做事,不能因为写作把身体搞垮了。山东有位叫姜淑梅的老太太有句名言,很励志,她这样说:“不怕起步晚,就怕寿命短,千万不要懒。这位老人60岁才开始认字,识字后,她看了莫言的几部小说,看完就不服了。她说,都是山东老乡,这样的小说我也能写。她女儿就说:“那你就写吧。”于是,她就真的在75岁时,开始边学习写字,边写作。78岁时,把自己“写进了”中国作协。到她81岁,出版了4部小说。
我从事文学创作起步晚,虽然内心渴望只争朝夕,但我也一直用老人这句劝慰自己不要心急,悠着点。不要像路遥那样,一部作品出来,人也倒下了。路遥的精神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他有句名言,我很受鼓舞 :
只有初恋般的热情和宗教般的意志,人才有可能成就某种事业。
我只所以把这句话单独分段列出,是我特别欣赏这句话,时常用这句话来勉励自己。他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但我们还是要从他身上吸取些教训。要留住青山,才能将烧火的柴禾续得更远些。因为我知道,只有青山常在,绿水才能常流。如果路遥不英年早逝,肯定还会惊人的作品问世。
我这样说,并不说我怕死。我喜欢哲学,也曾试图研究哲学。记得十六世纪,法国人文主义作家、思想家蒙田在他的一篇随笔《研究哲学即是探索死亡》一文中说过:研究哲学不是为了别的,正是为了从容对待自己的死亡。
其实,西方文艺复兴时的哲学家也好,佛教也好,这些先贤的思想和论述我们的古人早就先而叙述过了的,只不过今人大多都是舍近求远罢了。别的不说,只要你看看庄子的那篇《知北游》,对宇宙、对生命的论述是多么的精彩绝伦。可见,“道”是相通的,宇宙间的真理只有一个。
我研究了哲学,也就研究了死亡,死亡只是新生的开始罢了,我们身体不过是宇宙中的颗粒罢了。尽管我比较注意,但难免写起来时有点忘乎所以,意识如高山之泉,汩汩而涌,又如涓涓细流,连绵不断。这种感觉很好,我很乐意享受这种写作时的快意,不免有些贪心,站不起来身。我知道,只要一站起身,这种所谓的灵感,这种感觉就不好再找回来了。
终天有一天,我站起身,
发现颈脖转动不灵了,肩膀也有些疼痛。我那身体向灵魂提出了抗议:你不能这样干,这样弄法,我受不了,给你罢工。头不能转动了,很难受了,我担心颈椎出了问题,只得忍耐着内心的冲动,克制着热情,休息了一个星期才调整过来。
创作长篇小说拼的是耐力,就像长跑一样不是看谁会跑,而是看谁能跑到底。我开始时给自己定的写作任务是一天写出3000字,坚持了一阵子感觉身体吃不消,就改为一天2000字。我时常安慰自己,只要坚持一天写出2000字,一年下来可以写60万字,没问题,不要急,慢慢来。我打内心佩服那些写作网络小说的作者,据说他们每天都要更新五六千字,有的可以每天写作上万字,一部作品可以写到上千万字,不知他们是怎么写出来的。且不评价质量如何,就是能写下来那么多字,也是值得尊敬的。
我发现自身有个特点,就是贪睡,只要睡得好,精力就好,头脑就特别有灵感,写起来又快又好。我感觉自己的身体就像一盏油灯,精力就像灯瓶里的油,只有不停地往灯里添加灯油才能保证这盏燃得旺盛;而为这盏灯添加燃油的办法就是保证充足的睡眠,保证每天八个小时的睡眠时间。
为了早起, 我每天九点钟必须休息,这样既可以保证四点多时起床又可以保证睡够睡好,只有这样才能使我的大脑处于灵光状态。
当我进入写作状态时,越写越上手,越写越感觉自己能写,越写越感觉写得越好,而且越写越有信心。我甚至后悔起步有点晚,精力没有以前好了,每天写点儿东西都感觉累,精力跟不上。我后悔以前在名利场里走了不少弯路,消耗了不少青春,但也为我的创作积累了素材和阅历。
在写作过程中,时而思路流畅,灵感如汩汩山泉,涓涓不绝;时而情节发展如巨石堰塞,不知走向,正苦恼难产之际,忽然脑海里灵光乍现,峰回路转,柳暗花明,那文思便又喷薄而出。
写作是一种享受,我每次写作刚结束,心情都很兴奋,那种通体舒畅感是其他娱乐所不能比拟的。每一次都是这样,我站起来后脑子还在小说里,思绪还没有从小说里走出来,有种欲罢不能的味道。但我知道,我必须停下来写,必须锻炼。
刚刚写作后的大脑像一台高速运转的机器,突然熄灭了火,但机器还处于高温状态。我需要到外面走一走,慢慢让它冷却下来,让大脑恢复到一种空灵状态。这台机器既不能让它长久不用生锈,更不能让它高速运转不让他休息,需要给它保养,需要用阅读和思考给他增加燃料用油,力争让它运转的更久远些。
写作的人是孤独的,没有人理解你,别人也没有必要去理解你,你也没必要非要别人去理解你。人们只对看得见的价值感兴趣。从事写作的人没有知音,没有人听你谈论这个不靠谱的事情,很多人只对投资理财、房价感兴趣。你找不到交流的对像,只能与自己内心交流,或者通过阅读与作家交流。你也不要去那些写作爱好者交流,中国但凡会写点东西的人都喜欢标榜文人,文人都有一个毛病,那就是文人相轻。你与文人交流等于自找难堪,写得不好会引起笑话,写得比他好会引起别人的不快。其实写得好不好,没有一把标准的尺子去衡量,并不是说语言我华丽就好。
我们说文章好是指文章的思想好、观点好,小说的标准则是把人物写活,情节有趣儿。有些作家的作品刚出来时并不被人看好,有的甚至是作家身后多年才被人发现其作品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