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四月份开始,Cassie肖将邀请好友小李,不定时为大家科普一个社调知识点。现在处于初期探索阶段,欢迎大家留言评论,给我们提提意见。
本期的社调知识点是对问卷设计的反思。知识素材来自小李近期参与的学术讲座,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一、问卷设计与研究目的
问卷是收集资料的方式,服务于研究目的。主要应用情景有:
1.描述性研究:确定议题的框架和内容,全面完整地收集资料。
把研究的主题分解为若干议题;
把议题具体化,形成研究问题;
依据研究问题,确定所需要收集资料的框架和内容;
设计问卷题器。
2.理论导向的实证研究:对理论概念实施操作化,形成研究假设;排斥其他解释来强化你的理论。
清晰表述研究问题;
操作化:将研究问题应用于具体的社会场景,转化为经验问题;
增加区分/控制变量(不同专业、能力水平、就业压力等)
3.探索性研究:多元的方向性试探、开放性/可延展性;小规模、低成本的预检验。
与访谈相结合,初步验证访谈发现并寻找新的方向;
目标是对陌生的社会现象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描绘现象的草图,探索可能的研究路径,为以后研究打基础;
问卷数量少,对抽样要求少,尽量涵盖不同类型的被访者;
题器设计可以包括较多的“开放性问题”。
二、问卷设计的整体流程
1.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研究问题/假设,列出需要测量的概念/变量。
2.尝试多种不同的操作化方案。
3.选择合适的测量,安排合理的顺序。
4.整合问卷、控制时长,删除多余的变量。
三、答卷的认知过程
1.理解阶段comprehension:词汇是否理解?文本语意的理解是否到位?问题有什么引申的含义?
2.检索/回忆阶段retrieval:长期记忆需要提供线索;不要为难被访者。
3.判断/估计estimation&judgement:整合唤醒的记忆,整合信息做出判断或估计。
4.映射与回答mapping&reporting:把前一阶段的结果映射问卷选项的框架,是一个转换的过程,可能会有偏差产生。
选项框架的分辨力问题——测量需要有分辨力,避免过大比例的人选择同一选项。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