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我正坐在北京西四环的路旁,阴沉沉的天空看不到星星,连续几天的降雨和微微的风,给北方的夏夜带来了一丝凉爽。
我坐在四环路的旁边,等一辆车,等一个人。
漂泊在这个庞大的城市里,人来人往,熙熙攘攘。但真正熟悉的人,又有几个?真正知心的朋友,又有几个?
那喧腾的热闹,看起来,更多的,是别人的狂欢。
我们生活在这个城市里,孤独的生活在这个城市。
霓虹灯,闪烁着迷茫的光。
路边的行人,匆匆来,匆匆去。
我们素不相识,我们擦肩而过。
我们活着,孤独的活在这个城市。
我们远离曾经的故乡,来到这个遥远的城市,我们在这个城市里打拼,努力的扎下根,远离了家乡亲人,远离了父老乡亲。
曾经家乡的点点炊烟,已化为遥远的回忆,甚至连那回忆都已经模糊。曾经老家院子里的那个桃树,开满了花,但那院子已经荒芜,杂草丛生,没有人欣赏花儿的美丽,也没有人品尝果实的甜美。那桃树已经变成了一棵野桃树。
我们漂泊在这座城市,像一棵浮萍,我们努力的扎下根,但这根太浅,细嫩的经不起一阵风,经不起一场雨。
我们在这城市里漂泊着,我们努力,又小心翼翼的漂泊着,宛如在飘荡在那城市上空的一个个风筝。
家乡离我们越来越远,我们越来越回不去了。我们努力适应城市的生活,努力的变成城里人,但这种生活却始终难以彻底融入我们的灵魂。
把他乡作故乡,这座城市似乎是我们的第二个故乡,但它终究只是第二个。那个遥远的故乡,就像风筝的线,那是嵌入我们灵魂的一缕情丝。但我们终究回不去了。
我们在这城市里飘荡着,心若游丝,在这城市的夜风里动荡不安。
唯一能让我们安心的,只有蜗居在床边的孩子和我们心爱的人。她们安静而沉稳的呼吸,她们脸上的笑容,她们沉寂而香甜的美梦,像远航在大海里邮轮上的锚,把我们的心和我们的身体,锁在这个城市。
这是我们新的家,就是我们新的根。这小小的蜗居是给我们灵魂挡风避雨的港湾。
等到孩子们长大以后,这里就变成了他们的故乡。我们的老家、我们的故乡就彻底的与他们断绝了联系。他们不会知道那故乡河水的清澈与甘甜,不会知道那河里螃蟹鱼虾的丰富鲜美;他们不知道那桃花的艳丽,也不知道那一起畦畦水稻成熟时宛如黄金累累;田边的蚂蚱和路旁的野果,不会出现在他们的梦里,那茶园里清新的风,也没有吹拂过他们的身体。
他们不会再有这种乡思乡愁,他们出生在这个城市,成长在这个城市。这里就是他们的家。他们会有全新的开始,他们儿时的印象里,就只有这一栋栋钢筋水泥,他们的天没有那么的蓝,云也没有那么的白。但他们将有自己的童年,自己的欢乐,那是我们所没有的。
在他们的眼里,四个轮子的车,是与生俱来的标配。iPad、手机、网络和游戏,塑造了他们不一样的童年。他们不会有我们的怀旧,他们会有自己不一样的人生。
这世界就是这样一代一代的传递下去。每一代人都生活在那属于自我的孤独里。
唯一能给我们灵魂的慰藉,是电话里妈妈的问候,偶尔去吃一顿的家乡菜。
车要来了,我等的那个人也要来了。那是我妈妈,她辛辛苦苦的从老家背来了土产的鸡鸭鱼肉,只为让我们品尝到那独属于家乡的滋味,给漂泊在这个城市里的游子们,以灵魂的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