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直有人问如何培养分析问题的深度思考力。
今天的文章, 就以前段时间周杰伦杭州演唱会上的“小仙女”事件为例,和大家分享一下关于深度思考的一些心得。
首先给大家简单回顾一下这个事件:
一位歌迷在周杰伦的演唱会上被杰伦邀请点歌,于是这位自称“小仙女”的歌迷点了一首《算什么男人》送给前男友,并把前男友好好吐槽了一番。随后,这位小仙女在网络上迅速蹿红,一方面收获了网友八方点赞,另一方面也有人质疑其有炒作的嫌疑。
接下来为了表述方便,这个新闻我们就称为“小仙女”事件。
总的来说,无论是面对事件,新闻还是问题,深度思考都要分为四个步骤。下面一一来讲解。
1. 搜集大量信息
这是深度思考之前的准备,也是弄清事物本质的基石。
心理学上有个名词叫“知觉理解性”。它是什么意思呢?人们习惯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来理解新的事物。换句话说,你心里是什么样子,你看到的世界就是什么样子。
如果你过去曾被骗捐过,那你很可能对网上出现的一条募捐新闻起疑心。尽管,没有任何证据证明它是一个骗局。
同样,倘若你是一个曾被渣男伤害过的女孩儿,面对“小仙女”事件,你很可能会选择支持她Diss 前男友。尽管,你并不知道他们分手的原因是什么。
这种不自觉的自我代入,让我们产生了认知偏差,偏差逐渐变成偏见,最后就被别人牵着鼻子走。
开启深度思考之前,首先就要避免这种偏差。面对任何新事物,我们要暂时抛开以往的经验(注意,我说的是暂时),接受不同观点,但对每一个观点都不要完全相信或完全拒绝。这就叫全面客观。
这个阶段我们只要做一件事,就是打开信息源,搜集不同角度的信息,逐渐完善对事件全貌的画像。
回到“小仙女”事件。最初这个新闻的发源地是微博,然而除了微博之外,其他平台和渠道对这个新闻也有持续的爆料和发酵。你要做的,就是把它们全部搜集起来。
比如知乎:
比如百度:
比如微博上其他人的爆料:
甚至“小仙女”自己的微博:
有兴趣实践的朋友,可以试着去这些信息渠道多找找,不再一一罗列。当我们搜集了足够多的信息之后,需要对信息进行归纳和整理。
能够帮助我们描绘事件全貌的信息,将它们进行结构化去重;讲述同一信息的内容进行合并;讲述不同信息的内容进行罗列;讲述无关边角料信息的内容进行删除。最后用关键点的形式将它们一一归纳出来。比如:
1. 这位演唱会上称杰伦为老公的小仙女,微博上基本全是自拍和吃吃喝喝的照片,没有任何关于前男友的信息,也没有任何杰伦的信息;
2. 小仙女之前有咨询过其他大V 关于如何快速涨粉的事宜;
3. 演唱会中,小仙女接受过一家公众号的采访;
4. 大量媒体轮番报道,小仙女一夜成名;
5. 事件结束后,小仙女的微博粉丝翻了数十倍;
以上就是基于能找到的信息资料,总结出来的关键点。大家注意,在这一阶段,我们不要夹带私人情绪,只看现象,不产生观点。即使已经有人说这是炒作了,我们也不要操之过急去下结论。否则就有可能中了别有用心之人的圈套。
搜集好信息之后,进入下一个阶段,正式开启深度思考模式。
2. 找到信息之间的关联
我们尽力避免了先入为主的“知觉理解性”,面对摊在眼前的关键信息点,下面要做的就是找到它们之间的关联,即疑点和动机。
疑点,来自于搜集到的信息事实,它是事实中和我们以往经验和通识相违背的部分。所谓经验通识,就是我们过去的经历和认知,并且它们是能得到普遍认同的,而非来自于我们独特的体验或偏见(再次避免知觉理解性)。
那么从之前的关键信息点,至少能提炼出以下几个疑点:
1. 作为周杰伦的铁杆粉丝,微博上“干净”的只有自己的自拍,去演唱会之前也没有提到任何关于演唱会的信息。可Diss 前男友事件一出,她马上出来认领。这很奇怪。
2. 视频中的小仙女口齿伶俐,包袱频出,每一句话都有爆点。和她自称的20出头的年纪比起来,可以说相当成熟老练了;
3. 接受公众号采访的那段,一如既往地表现出“酷”,说话口无遮拦。事发后这段采访再被放出来,很蹊跷。
以上疑点,都和我们印象中铁杆粉丝去看偶像演唱会的表现相违背。说完了疑点,下面来看动机。
动机,就是推动事件发生的背后原因。那么如何推导动机呢?这里 介绍一个简单的思考方法:黑箱法。
所谓黑箱法,即我们分析问题时只关注两个因素:事实和结果。除了这些,所有的揣测都暂时关进“黑箱”,不要去管它。先从结果来逆推动机,再用动机去解释事实(疑点)。
从之前搜集的信息可以看出,“小仙女”事件产生的结果至少有如下三条:
1. 多家媒体报道,小仙女的网络知名度大增;
2. 网友八方点赞,小仙女的好感度大增;
2. 小仙女的微博粉丝翻了数十倍;
这些结果,能够最直接推导出的动机就是营销炒作。然而,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有另外一种解释,那就是这一切都是“巧合”,这些结果都是小仙女没有预料到的无心之作。再次提醒,避免知觉理解性,不要因为自己的偏见而否定了任何可能。
那么怎么办?回到“黑箱”的前半部分,事实。结合事实去匹配动机,用动机来解释疑点。
基于前面的分析,下面几个疑点事实值得我们着重去考量:
1. 小仙女曾经咨询过大V 关于如何快速涨粉的事宜;
2. 小仙女接受了公众号的采访;
3. 小仙女在Diss 完前男友后,第一时间在微博上出来认领。尽管之前没有发过任何关于前男友或杰伦演唱会的信息;
根据这些事实,再回过头去看刚才推测出的两条动机,你更相信哪一个?
3. 作出合理的假设复盘
归纳完关键信息点,找到了疑点,推测了动机,最后我们要对整个事件进行总结,即“假设复盘”。
如何去做? 总结如下:
大家注意,这里的“行动”和“结果”是确定因素,即已经发生的事实。而动机是我们推论出来的,是不确定因素。基于前面的分析,这个事件的动机可能有两个(炒作或巧合),因此我们要做两个假设复盘。
第一个假设复盘:
一位微博名为“我叫欧拉”的女孩,为了让自己迅速出名(动机),在周杰伦演唱会期间被选中点歌,用大胆出位的话语Diss 了前男友(行动),于是一夜之间迅速走红,网友纷纷赞赏她“率真可爱”,她的微博粉丝也疯狂激增(结果)。
第二个假设复盘:
一位微博名为“我叫欧拉”的女孩,为了"报复”自己的前男友(动机),在周杰伦演唱会期间被选中点歌,用大胆出位的话语Diss 了前男友(行动),于是一夜之间迅速走红,网友纷纷赞赏她“率真可爱”,她的微博粉丝也疯狂激增(结果)。
这里再次提醒,为了让我们的推理滴水不漏,即使第二个假设很扯,我们也要秉承理智客观的精神,不放过0.001% 的可能。
4. 补完漏洞
在得出了两个假设复盘之后,最后的收尾工作,就是分别对它们进行验证补充。
之前分析中提到的疑点我们需要一一在假设中得到解释。如果不能得到合理解释,我们需要推倒假设重来。
另外,除了前文分析的重要疑点和事实之外,我们还需要把之前忽略的信息重新捡起来,像拼图一样来“补完”我们的假设。
篇幅有限,这个过程就不再详细解释,只说结论。在第二个“巧合”的假设中,有几处漏洞得不到合理解释:
1. 小仙女称周杰伦为老公,为什么微博里从来没有关于杰伦的信息?如果这只是工作微博,为什么又有那么多生活照?
2. 为什么她还要接受一段看上去早有预谋的采访?
3. 这位小仙女在微博上晒出的演唱会门票上有“行政”两个字,一个并没有表现出爱偶像爱的死去活来的粉丝,为什么会去买这种票?
4. 至始至终这位小仙女关于前男友的说法都含糊其辞,上来就先扣个“渣男”的帽子,而她在演唱会上又表现得这么老练,这种避重就轻的做法是为什么?
但如果是“炒作” 的假设,这些都能得到合理解释,这个 就留给大家去思考啦。我们甚至还可以揣测一下这个事件的后续发展,这位“小仙女”接下来可能要开淘宝店了,=)
至此,关于“小仙女”事件的分析过程全部结束。而这个事件的思考过程, 总结如下:
以上就是 关于深度思考力的一些分享。
最后再多说几句。这个事件虽然很简单,经验老道的人一眼就能看出问题,但从中我们能够学习到很多关于深度思考的要点和方法,这才是这篇文章的主旨。
我在《有7亿人生活在一个被操作的世界里》中提到过,网络信息的发达加大了我们对信息甄别和判断的难度,从而给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提供了机会。
而以上深度思考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都有可能被做手脚。比如在搜集信息阶段,利用水军来干扰视线,故意释放烟雾弹来混淆视听;比如在假设复盘阶段,利用耸人听闻的标题和文字来制造话题,引导舆论公众的关注点,从而掩盖至关重要的信息;再比如利用大众的从众心理和知觉理解性,来刻意树立对立阵营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