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4日春城,夜,微凉,小米音响突然播放着钢琴版本的莉莉安,让独自坐在书桌前的我随即想到了在今年一月看的一本书《孤独》。
交往和独处原是人在世上生活的两种方式,对于每个人来说,这两种方式都必不可少,只是比例很不相同罢了。由于性格差异,有的人更爱交往,有些人更喜独处。目前社会的大多数人们把交往看做一种能力而忽略了独处其实也是一种能力。不擅交际固然是一种遗憾,不耐孤独也未尝不是一种严重的缺陷。
18年下半年机缘巧合在今日头条看到了复旦名师陈果关于“孤独与寂寞”的观点,随即对这个话题产生了深究的兴趣。
从心理学的观点看,人之所以需要独处,是为了进行内在的整合。所谓整合,就是把新的经验放到内在记忆中的某个恰当位置上。温尼科特指出:“缺乏独处能力的人只具有“虚假的自我”,因此只是顺从而不是体验外部世界,世界对于他仅是某种必须适应的对象,而不是可以满足他的主观性的场所,这样的人生当然就没有意义。”
通过阅读后的思考我更加赞成孤独是自得其乐的独处,是自成体系的完整。而寂寞则是无可慰藉的空虚,是往往不知道做什么好,做什么都沉浸不进去,都打不起精神。
我们应当给自己更多独处的时间,为的是卸下“面具”,自如生活,如我所是。不要惧怕孤独,珍惜属于自己的一切,包括痛苦、烦恼和孤独。这份珍惜会带来幸运,因为孤独总在催生思想及灵感,《瓦尔登湖》的作者梭罗是如此《一个孤独者的散步》的作者卢梭也是如此。
我们常将孤独与寂寞混为一谈,我们因“孤独”或“寂寞”而生的哀叹,本质上源于对孤单的恐慌,这种恐慌甚至超过孤单本身带来的空廓。我们注定要承受属于自己的一切,在这一点上无人能分担也无人能代劳。我们终将面对孤单,但孤独还是寂寞就看你如何选择。
我们像逃避死亡一样逃避孤单,对于死亡,我们选择“忘却”,对于孤单,我们选择“掩盖”。我们想方设法呼朋唤友,以虚假的繁荣来掩饰内心的怯懦。如果我们能拿出一些勇气来问问自己:当我孤单的时候,我就让自己这么孤单着,不躲也不藏,又能怎样?我承认孤单,迎向孤单,顺从孤单,结果又会怎样?
寂寞与孤独确是同父异母的兄弟,都是孤单的嫡传,只不过,寂寞是面黄肌瘦的孤单,孤独则是体态丰盈的孤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