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颇有些想不开,关于生活,关于爱情,关于亲情,关于种种事情,不能一概而论。
真正能想到的事情并没有那么多,毕竟真的年轻,毕竟真的没有经历过什么,也知道点适合与不适合,也莫名的在想自己究竟想要什么,会有时候觉得有点接近自己想要的生活了,毕竟真正活的顺心没有几个人。
一直没有见过所谓黑暗生活,只能通过文字略知一二,有时候会觉得过分剖析一件事,会是坏事,毕竟物极必反。
很少听好听的歌,以至于后来认识GG,开始不停地听歌。
最近开始下雨,每天晚上一个人步行回去,听着音乐,瞬间发现原来,音乐你用心听,可能不能听出来个所以然,但是你总能听出来别样的情绪。
比如,烦躁的时候,总是会一个人漫步,自己思考着漫无边际的事,思考一些与我无关的事。
没有办法出远门,没有办法经历我所见不到的事的时候,我会选择看书,通过文字,得到一些永远都得不到的情绪。
总以为看书能得到想要的,后来挫败感加剧,因为慢慢明白,如果你没有认真思考,没有分析一件事,你根本看不懂。
比如,上周末看《教父》一共三部曲,以前看别写《教父》,得到的人性的思考,我总是一知半解。
就像剧透一般,细枝末节捕捉不到,如今看完再重温别人写的文章,醍醐灌顶一般。
这样想就会有很多的讽刺之感,最近脑子在想很多事,不知如何理清,突然间由看电影引发很多想法,比如看韩国电影,越是反映社会现状的越看不下去,哪怕知道那是真实的。
是的,看问题想到的永远都是阳光的一面,这样就好吗?不悲观而已,心态确实会比别人好。
以往总觉得自己考虑的事情相对于同龄人而言,会成熟点。
那么现在呢,回过头会发现,错了,都错了。
就像回想多年前自己的想法的时候,大部分都会被推翻,那么保留的大概就是这辈子不想推翻的部分了吧。
就像那句话一样,勿忘初心。
此刻,我在想十年后,回是什么样子,被名誉俘虏,被世俗俘虏,被一堆我想都没想过的事俘虏,不得而知。
但是明白会努力不让自己变得自己都不认识自己,不然如今自己的坚持会一夜之间化为乌有,难以想象。
为了避免自己固执,决定给自己最坏的后果,这样会没有过多期望,虽然该失望仍旧会失望,但是寄予希望总比什么都没有要强的许多。
最想做的事,大概平和点生活吧,以前想的各种不切实际,总算开始落地。
并不想参与狗血的生活剧情,想过一般的简单而又温暖的生活,什么是简单,总是默默给自己上课,怕自己忘记自己所要的简单生活,过多的欲望估计不适合,可是人终有一天会被所谓的欲望裹挟前进,只是希望那一天与我无关。
总是希望自己努力的同时又不能脆弱,但是有时候靠自己一个人的努力,并没有那么简单。
总想和乌龟一样躲在自己的龟壳里,然而生活不是龟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小心思;只不过格局不同罢了。
总是会遇见不停吹嘘的人,在人面前显得厉害无比,实际是什么呢?
实际是你是谁,做什么,有什么样的朋友圈,只要你认真去看,你会发现就是在演双簧罢了。
有人看见我写文章,会直言:写的毫无逻辑,但是看起来总会觉得不错。
自己看自己写的文章会有点感觉自己做自己一样,就像看着一个孩子成长一般,舒服无比。
有人一辈子都看不到一件事的本质,然而有些人几分钟就看透了别人的一辈子。
有区别吗?
有,有很大的区别,比如看透了会平和点,不会过多的干涉,因为没有用。
比如他人的事与你无关,你怎么可以随便干涉。
我们大楼有一个保洁阿姨,偶尔说几句话,会觉得阿姨很和蔼,相由心生?
可能吧,如若说相由心生,估计会被人说以貌取人。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况且每个人其实都是带着面具生活,去掉面具,夜深人静时刻,可能一人独处时,总算可以做自己了吧。
提笔,双手托下巴休息的时候,突然想到《罗马假日》赫本的少女感和活泼俏皮感,一颗满满想要探寻世界的一颗心。
好喜欢啊,可大多数人喜欢却是《罗马假日》的爱情,难道赫本少女感不是重头戏吗?
想想就会觉得很温暖,这世界有很多温暖的事,你的所见所闻会影响你的三观,但是与世隔绝又会让你有一种顿感。
顿感有种好处是,在别人不明白一件事的走向的时候,你会异常敏感。
这样难道不好吗?不好。
最近想起汪老爸他们,提笔又放下,但是自己知道他们会过得很好。
通透的人,哪怕烦恼一些事,也会努力抛之脑后,毕竟心态好,会想着大千世界还没有享受呢,怎么能让烦恼浪费了时间,毕竟活了大半辈子了,想到这里会想笑,因为知道完全不用担心。
放在心上就好。
反观如今的生活才是最舒心的吧,相比于面对家庭的纷扰,如今努力独立才是最美好的时光。
以前被汪老爸告诫:谨言慎行,不要喜形于色。
以前总是觉得自己性格外向,然而真正面对老于世故的人,他人会明白你是什么样子的人。
稚嫩的长相,稚嫩的音色,稚嫩的处事方式,有时候会令自己担忧,毕竟大社会环境下,总是希望快快成长,但是总是冥顽不灵占多数。
暂时很多事,自己并没有想清楚,没有理清自己的未来走向,想起来前两年的迷茫,未来排解自己做了很多事,不知道对于成长有用与否,总之不再迷茫算不算进步呢?
不再激进想一个问题算不算呢?我想差不多了吧,以后的生活也不会出现太多的不如意,不想掌控生活,当然也不会被生活掌控。
那么需要自己做什么呢?实现自我的过渡。
想起来看到过的一本书《云胡不喜》,会觉得写的缓慢而有深意,意境悠长,希望有一天到达那样的高度,然后不再喜欢,不再陶醉,因为我也能写出来那样的文章。
梳理杂乱而又奇妙的内心世界,会觉得其实并不是那么有趣,毕竟生活中就是一地鸡毛,每时每刻都在变卦,但是也没有那么害怕。
毕竟无论怎么变化,只要心智成熟,应该没有那么接受不了吧,还得生活呢。
羡慕别人生活的同时别人也在羡慕我,陷入羡慕循环,幸好不是嫉妒,只能如此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