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想听谁的交流?”崔阿妮老师问大家。
“李刚!”好多人说。
我心里咯噔一声,完了。不是害怕发言,实在是最近感冒,说话状态不好。
“你开始之前,抽出下一位发言的老师吧!”崔老师说。
“那就603吧!”
张树华老师看着花名表点了一个名字,是东沟的宋老师。
我发言如下——
谢谢大家!接下来要交流的宋老师是我给挖的坑。我的坑是崔阿妮老师给挖的,我掉里面了。我知道,大家叫我,主要是因为我的名字太好记了,一个不争气的儿子让我的名字很响亮。其实人很一般,丢人堆里马上就找不见了。
感谢各位领导的关注与厚爱。我是一名初中语文教师。语文学科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主要集中在听、说、读、写、思几个方面。语文教学要以课程标准为依据,老老实实教语文,认认真真搞活动,扎扎实实提高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有兴趣、有方法、有思想、有灵魂、有精神、有未来,就是学生的综合素养。
落实课程标准要求,实现学科教育目标,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关键在教师的教。教师的教学是一系列的行为,我认为,反思也是其中重要一环。
教育思想的落实,教学水平的提高,依赖于教师的自觉行为。只有及时认真的教学反思才能帮助教师明确教学过程中的优劣和得失,找到改变的方向和措施,进而实施进一步的教学活动。教学是永无止境的艺术,不追求卓越必然沦为平庸。
教师也在成长,如同学生一样,成长中都会遇到磨难。磨难是人生的财富吗?不是,磨难中的思考才是。
当前我在教学反思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三个方面。
1.浅。只关注具体操作,不太注意设计的框架,特别是设计的理念是否科学有理。
2.短。反思错误,却没有科学的分析,没有持续的跟踪研究。
3.低。缺乏教学研究的意识,没有将问题上升为课题进行研究,思考它的典型性、普遍性等。
总起来说,一是“思”的广度和深度不够,二是“思”与“做”没有有效地统一起来。教学反思,应该科学化,常态化,有效化。这是我努力的方向。
再次感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