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发现有些小伙伴也很关注学习之道,我在此也再次推荐芭芭拉•奥克利的《学习之道》。这本书的很多方法是结合脑科学的研究成果,对学习的过程在科学上给予我们启发,这也体现了东西方思维的差异。我们中国的学习似乎很强调悟性,说实话如果用悟性衡量我自己,我真的没多少悟性(除了英语学习上好点外)。而西方科学家对学习(包括其他技艺)都试图给出普通人可以使用的方法和体系论述。所以我也突然对一些以前没学好或者不了解的学科产生了重新学习的想法,希望你也能在学习上有新的认识。
说回学习上的规律,前面谈到了要构建我们的学习组块,就好比在计算机上安装各种程序。尽管人工智能已经显示出其强大的计算能力和学习能力,可是我们大脑的能力其实是在人工智能之上的,关键在于我们如何使用。对于构建学习组块的过程就好比我们自己给大脑编程。
我们知道一个程序刚开始的出现可能问题很多,比如内存太大,效率太低。可是通过优化程序的算法和修补bug后,程序会变得越来越轻便高效,这也就是吴军老师说的从0到N的过程。那么如何优化我们的学习组块呢,有这些关键点我们要注意。
再以做数学题为例子,当你拿到题目一定得确保这道题目有详细的答案步骤。也就是说面对我们不会的问题首先得想方设法找到解决的办法(答案)。然后你要自己做一遍这道题,解题的过程就是你构建组块的过程。注意无论你做出题目还是没有做出来,都要记录详细的步骤。这些步骤就好比程序代码,有些合理有些没什么用。当然了,实在不会的话就仔细记录答案的步骤。接着你得自己分析每个步骤,筛选出对于解题最关键的步骤集合。这个过程就是在自我优化学习组块,可以让大脑的神经回路变得更短和高效。
不要以为做了一遍,总结之后就可以收工了。很多人这样做了还是没有培养出自己解题的能力(我就是这样)。这个道理就好比只练习一遍曲子是弹不好吉他的(除非你是天才)。然后你得自己独立的再做一遍,这个过程完全独立没有任何书籍和提示。这个过程是帮助我们加强记忆回路,或者说加强我们提取记忆的能力。然后抽出一段时间或者在睡前再次看看这道题目,注意只是题目而在脑中回想关键步骤。完成这个过程好比将编程转到了大脑后台,通过休息使得发散模式增强对问题的理解。最后就是不断利用各种闲暇时间在大脑回忆这个题目的关键内容和解题步骤。注意这些过程其实都是我们不断的提取自己记忆或者说重复大脑中回路的过程,好比对程序进行压缩。等这个软件安装在大脑之后,你会发现面对类似的问题能很快的找到思路,而且此时这个记忆所需的空间还非常少。这个时候你就可以进去别的问题的学习了,好比内存还有很大的空间处理更多的程序。
通过优化组块的过程,作者强调了利用大脑回忆过程的重要性而不是鼓励我们经常翻看课本。我们以前对复习的理解可能就是把书看多遍(我以前学习物理就是这样),现在看来我们没有让自己的大脑真正的练习起来,即不断提取我们学到的知识。这种练习才是有效的刻意练习,因为我们在看书的过程中会暗示自己已经掌握了相关知识点,所以我们一考试就会原形毕露了。离开书本的自我测试就是不断提高我们组块效率的过程,以前我没有这个认知学习物理也就总觉得无法进步。希望现在开始我们都能在构建学习组块上更高效,祝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