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为天下后——跑慢点,少跑点

最近跑马猝死的消息扑面而来,比如英国一次半马就有两人猝死,都是二三十岁的年轻人,而且原本运动成绩还不错的,实在是可惜了。就像一篇悼念厦门马拉松猝死者的文章标题:你怎么就跑到了人生终点。

半马猝死案例

和群里的小伙伴交流,我说,跑一辈子比跑一阵子重要。不要急着去跑马,不妨在10km左右先跑个两三年健康跑。毕竟,我们大部分人都只是运动小白,甚至,之前都不爱运动的。

再说,你看那些马拉松冠军们非洲军团,很大一部分人都是有十年以上的万米王训练和完赛记录,才转型而来。

最近看步步高老板段永平的演讲,他提到一个很重要的哲学,"敢为天下后",在很多人都追求"敢为天下先"的时代,确实有着更深的价值。

科学发展观

本来我一开始也是想着怎么跑快点,再跑快点,却没有遵循科学的发展观,反而经常受伤,这或许就是凡事欲速则不达。

十月开始践行跑步2.0,算是进入真正有计划的跑步阶段。一周三次,隔天休息避开下雨天,加入走路、爬山或者简单的力量训练。第一周跑了18km,第二周跑了20km,增量2km,约10%。

前半月

现在开始只关心心率,没有经过专业的最高心率和最大摄氧量的测试,简单的220—年龄也不大准确,姑且就顺其自然。小米运动的心肺强化区间是131——148,耐力强化是149——167。目前自己的基础就是很容易就飚到了150以上,再加速就超过170进入无氧区间了,所以,控制在160左右是这个阶段比较合适的,当然,我也挑战过150以内,不过失败了。

心率参考区间

要控制心率,就不能跑快,增强心肺功能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不断训练。下面以昨天的慢跑数据为例,做个简单的复盘。

有图有真相

慢跑首先就是要有一定的时间,以30-60分钟为宜,昨天是刚好一小时跑完8km,中间停下来喝了一次水,相差几秒可以忽略不计。平均配速730,这个速度是相对较慢的。与我而言,则是人生第一次8km,对自己的体能没有底,所以开始第1km就故意的压慢,首先怕跑不下来,二来则担心心率飚了。2、3、4km,速度算相对平稳,心率控制在160以下,就有了一点感觉。5、6、7km则开始略微提速,然而心率并没有飚,反而下降到140多,感觉很好,是不是传说中的内啡肽开始作用了?想着可以加速,但有点口渴了,就跑去喝点水,有点呛着了,咳嗽了几下,心率就瞬间飚到了170多。眼看着就要接近一小时的时间关口了,就不顾心率再加速一下,最终跑完最后的400m,心率最高飚到了195,是不是我的最大心率呢?回头看,心率在无氧极限的状态下是跑了四分钟。

这也是第一次周跑量达到20km,那么月跑量预计可以达到85km,这个量对于健康跑来说,差不多够了。为后半月做个大概的计划,暂且安排如下:

第三周,总量22km,7——6——9;

第四周,总量25km,8——7——10;

十月总计,18+20+22+25=85(km)。

简单的复盘后,再回头想起段永平的分享,于是就干脆取名《敢为天下后》好了。一是因为我跑步开始的晚,35岁才开始学习;二是起点低,从跑几百米就气喘吁吁一路走来;三是基础弱,不能和人家跑马大神比;四才是最重要的,即要知道自己为什么而跑,我是为了身体健康才开始跑步,受伤了就不划算了。

起点低,速度慢,距离短,那也不重要,四个月下来,关键是养成了一个好习惯。

加油,致自己。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