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心问答 | 怎么看待佛教 ?

一个朋友问我怎么看待佛教,当时我没有系统的给出答案,直接用语言表达对我来说现在还是一个挑战,原因一个是反应慢,还有一个是思维不系统比较散乱。我还是比较擅长用文字来表达,回家后整理了一下思路,回答如下:

关于求神拜佛

求神拜佛本质上这还是在外求,人一旦把希望寄托在外,也许可以得到一时的安慰,但终归会失望。只有向内不断去成长,才能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也才能正真的心想事成,真正获得自由。

而最好的祈祷就是感恩,在过去的两年中,让我最收益的就是感恩与分享。

当我“感恩”说明拥有,越感恩能量就越高,“请求”说明没有,越请求越匮乏越抓取。而宇宙反应你所是,你内在是什么状态,在外就会呈现出什么状态。

但事实上我们一直都拥有,而我们却没有智慧去看到。

我们总是请求菩萨保佑我们平安吉祥、升官发财、身体健康。菩萨那有那么小气,菩萨其实一直都在保佑着我们。

这个菩萨不是寺庙里高高在上的雕塑,而是我们的父母、老师、朋友、同事乃至我们身边的一草一木和来到我们身边的陌生人。

去感恩他们,并对万事万物充满敬畏之心,人生自然会越走越顺。

所以求菩萨保佑你,不如去感恩菩萨保佑你。

关于佛经

《法华经》中说:十方佛土中 唯有一乘法 无二亦无三 除佛方便说

佛陀得道后,为了教化不同根器的众生,所以把佛法分成了大成佛法和小成佛法。让不同根器的人都可以在佛法中受益,这是佛陀的慈悲。

但我们要知道,很多佛法是只是佛陀为了教化众生的方便之说,并不是事实的真相。地狱也只是一个方便说而已。

关于念经

念经确实是一个静心的好方法,人若是杂念太多就无法专注于眼前的事情,就会错过眼前的风景,也会错过无数次改变命运的时机。还会无端消耗自身的能量,有时候即使我们什么也不做,只是脑海里的无数个念头都可以让我们精疲力尽。我的禅舞老师雍然说:“过去是梦,未来是影,当下是全部”。

而静心是非常难的,但是可以通过练习来达到的,念经是一种,我所知道的静心方式还有抄经和冥想,当然也许还有其他许多我所不知道的充满仪式感的方式。但我想当我专注于做一道菜、专注于手头的工作是否也是一种静心呢。

关于出家

如果没有救度众生的大愿,那么出家就是一种逃避。而逃避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很多人都走偏了。当然也多地方寺庙其实就是学堂,比如藏传佛教这个另当别论。

曾经有一个出家和尚在看完我写的东西,说让我不要叫他师父,他说我的觉悟在他之上,叫他师兄就好。我也不知道自己在那个级别,总之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心里是越来越和平、明亮和喜悦了。

关于持戒

能做到严格持戒的人相信都是对自己有要求的人,也是非常自律的人。

佛教的十戒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不涂饰、不歌舞及旁听、不坐高广大床、不非时食、不蓄金银财宝。

我想这也是佛陀的一个方便说,对于有些人佛陀可以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对另外一些人佛陀会说:“万法皆空,因果不空”,对另外一些人佛陀会说:“做了坏事要下地狱”。

王阳明说:“心外无物,心外无理”,最后得出“心即理”,我非常认同他的这一说法,也在生活中实践,在做决策时心总是会给出我们最佳选择,可惜的是人的头脑太强大,很多时候都被自己的头脑掌控着。我想很多的时候我们应该去倾听身体给我们的信号,它是比我们头脑更智慧的存在。




感谢朋友提出的这个问题,很多时候问题比答案更重要,因为智慧都是从问题中产生,因为这个问题让我有机会把自己的思想归纳总结出来。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