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开学季了,写一篇跟上学有关的感受分享一下吧。
当年女儿上幼儿园的时候,是她自己争取要去的,她说:"妈妈我要去上学,我要跟小朋友玩儿"。于是背个着小书包,提早一年的就去了幼儿园。那个时候我很清醒的走在她的后面,看着她坚定的小背影,憨憨的小步伐,内心里有一丝不舍,也有一丝担忧。可是我忍住了,只对她说:"宝贝,祝你开心哦”!
那几天我每天守在家里,就担心学校来电话,潜意识是我的担心,不知道孩子这么小能不能适应,随着时间的推移,虽然有些小插曲,但孩子很好地适应了学校的生活。因为三岁之前的陪伴足够多,所以是不缺爱也不缺安全感的,失落的只是我而已。
女儿上小学的时候,因为英文基础一般,又是被意外录取的(因为超出自己的预期,但实际上孩子是优秀的)。所以内在又是一阵担心,担心孩子跟不上,担心她的人际交往,担心环境是否复杂,担心老师的态度等等。所幸的是,我知道,这些只是“小我”的想法,我能够看到这一切在我内在的发生,并且不予理睬。只用学到的心理学重要知识指导我的生活:我告诉自己,这些担心只是我自己的一些恐惧 ,有些也是我在大脑里的限制性的思维,所以,我把这些担心牢牢的只允许它们待在我的大脑里面飘荡,不许它从嘴巴里随意跑出来 ,也不可以随便从表情上表露。
因为孩子们都是天生适应性都是很强的,而且学习能力很强,社会的整体安排都是针对适龄儿童的,都是科学的。只要我们不给他们过多的限制,不传递大量的恐惧 ,孩子们大概率是能够适应学校的生活的。于是和幼儿园期间一样,在我默默的紧张的、静静的等待了两三个月之后,我发现孩子同样很好的适应了新环境。
学校教的东西,也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难,孩子是可以通过自己的练习跟上的。学校也不会一下子把难度加上来的,都是循序渐进的。而这个过程给了孩子缓冲,也给了家长缓冲,所以那份担心真的是自己吓自己。庆幸自己没有把焦虑传递给孩子。
等到了四年级成绩转折点的时候,感觉自己已经能够更加淡定从容了。我就静静的在这等着,等着她的难题难度加大,题量增多,那又如何?我想我的孩子同样能够适应,而我的心态已经完全调整以及准备好了。
我给孩子传递的心态也同样是健康的:
“放松些宝贝,你可以的,妈妈相信你“
”你已经长了足够多的脑细胞了,足够可以应付这些所有的题”
“你只是暂时不会,来,我们一起讨论一下”
“看看你多棒啊,一讲你就明白了,你的接受能力太好了”
“哇,你的成绩比上次又高了两分"
作业多的时候,我会在背后给她捶肩,放松头部,邀请她听几分钟音乐,差不多的时候叫她”开始上课啦,我们要冲刺啦“。
这一切做法都是将“学习”和“快乐”产生联系,即使遇到困难,我们也是快乐的度过。我相信,女儿不但能够学会如何面对挑战,也能学会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绪,以及如何让自己休息。今天我还下单了减压玩具给她和自己,做充分的准备,哈哈。
情商总结:相信孩子能够适应一切的发生。他们是这个时代的原驻民,天生具有适应性和学习能力,而我们是古代来的,我们带着的是以前的思想,需要更新。当然无需忽略我们做家长的智慧的部分,只是提醒要少传递我们恐惧的和不安给孩子,因为那个对孩子的进步没有什么帮助,你说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