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时代发展的“对话框”中将人民“置顶”

       3月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强作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经济政策的着力点更多转向惠民生、促消费,以消费提振畅通经济循环,以消费升级引领产业升级,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中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这份政府工作报告不仅是一份沉甸甸的“成绩单”,也是一份充满希望的“路线图”。各级党委政府要坚持以民生为本的发展思想, 将人民“置顶”,在就业发展、保障兜底、服务体制上下功夫,在时代发展的“对话框”中凝聚磅礴力量,书写属于人民的辉煌篇章。

       坚持就业领航,筑牢民生根基。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国内经济下行压力,贸易摩擦、地缘政治等不稳定因素层出不穷,中国政府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就业问题牵一发而动全身。针对社会反映突出的结构性就业矛盾问题,只有瞄准结构性就业矛盾的新特点,提升就业服务保障水平,才能推动产业有序转移促进农民就近就业,努力实现人岗相适、用人所长、人尽其才。各级党委政府要整合各方资源,根据市场需求和行业发展趋势,构建起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再到职业培训和继续教育的全链条、多层次培训体系,让劳动者能够不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适应产业升级和技术变革的需求。

       强化保障兜底,守护民生温度。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社会保障体系是人民生活的安全网和社会运行的稳定器。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安全规范、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如同温暖的“安全网”,兜底民生底线,于细微处彰显人文关怀,给予人民面对生活风雨的底气,让温暖的阳光照亮每一个角落。各级党委政府要以更加坚实的保障措施,持续完善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全力保障低收入群体的基本生活,让每一个身处困境的人都能感受到社会的关怀。同时,持续加大养老保障力度,进一步完善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政策,构建更加完善的养老服务体系。

       优化服务体质,增添民生亮色。优质公共服务是提升民生品质的关键环节,关乎人民生活的获得感与幸福感。要以数字化赋能政务服务,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简化办事流程,提升办事效率,为人民打造便捷高效的服务体验。从教育医疗的贴心保障到养老托幼的暖心关怀,从基础设施的完善升级到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都要以务实举措回应人民,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各级党委政府要全方位提升公共服务质量,用一项项实实在在的“硬招式”优化服务,点亮民生“幸福之光”,为人民群众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福建省南平市浦城县南浦街道办事处 连传丹)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