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够看到这篇文章,是一种缘分。你好,我叫Jon。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
夏天去了,夜,突然格外的寒冷。人世间总有太多不如意,心中隐隐的难过,伴上这环境就更增添几分凄楚。
有一个年轻人来到我这里借酒消愁,除了痛苦与悲伤,还带着满腔的怨愤。他说,自己拉着几个关系不错的朋友好不容易开始创业,本想大展拳脚,却在资金上出现了问题。现在,所有人都走了,没有人愿意跟他一块扛下去,就连最好的伙伴也离开了他。
他想守护着自己的心血,自己的付出,自己的智慧,却因为朋友们的离开而变得有心无力。他想埋怨点什么,却又不知道如何表达,只好痛苦地承受着这一切。
我能明白那种孤立无助,心力憔悴的感受。本有着一大堆的道理可以向他解释人性的问题,可是我知道,他并不想听这些道理。他很明白,无法指责朋友们的临阵脱逃,他们完全没有责任和义务去承担风险。但我清楚,他希望得到的,是朋友们能够留下来共同渡过的那份坚定。
社会很现实也很物质,现实得有些过于冷漠。友情是这样,爱情、亲情也是如此。所以我们经常看到,虚荣贪婪时,两个相爱的人因为结婚彩礼而闹得不可开交;大难临头时,共同生活多年的夫妻因为房子而变成生死相向的仇人;利益攸关时,同甘共苦的兄弟因为财富而从此形同陌路;生死两难时,相亲相爱的家人因为苟活而拔刀相向。
现实,是物质的实体化,是本能的趋利避害,谁都不能说它有错。但它,似乎总是缺乏美好的品质与精神。当我们身处低谷时,会更加关注着黑暗、肮脏的一面,这些不美好的自私人性总会雪上加霜,让我们的情绪更加恶化。所以,它不止是理想主义者的鄙视,更成为了大多数人口中的贬义词。
然而,物质与精神从来都不是对立的,就如同每个人都想有钱,但不代表每个人都想变坏。
人不能太理想,太理想就会没有前途;人不能太现实,太现实就会失去希望。只有心与物的结合,才应该是我们最终的追求。
我问他,如果你不是创业者,而是追随者,你又能在别人身边坚持多久呢?我告诉他,凡所际遇,绝非偶然。记住现在的自己,才能在未来遇到同样的事情,比朋友们做得更好。
他们也许从来没有意识到,哪怕是在最艰苦的时候只有相看两无奈的惨笑,也是最珍贵的共勉。当回头来细细品味,才会发现,心中重要的是什么:
不是一个人在顺境中的孤芳自赏,而是两个人在逆境中的共同渡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