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过得的好,不容易

想将生活过好不容易,或许可以说,生活从未真正在谁手中容易过。

它有时像一只晨雾中的野鹿,悄然穿过林间,鼻息之间,是草木的清香与露水的凉意。它不为远方忧愁,也不为昨日回头,只凭着本能,在风中奔跑,在夜里安睡。这是自然的活法,简洁、纯粹、不带丝毫修饰。

我们也曾拥有这样的日子——小时候的天空总是宽广,糖果足够甜,笑声不假思索,眼泪也无需隐忍。那是一种“动物式”的生活:天生的顺从、无需装饰的满足。

可随着年龄的增长,生活的纹路渐渐繁复。时间成了计划表,心绪被绩效追逐,身体被困于格子间,灵魂仿佛也穿上了制服。我们像失去本能的候鸟,飞得越来越高,却愈加迷失方向。

于是,有人开始转身,学着如何把生活过成一门艺术。这种生活艺术,不是华丽,而是精致;不是炫技,而是用心。是一壶认真泡的茶,是一本读得慢的书,是一顿为自己精心准备的晚饭,也是深夜灯下静静写下的一行字。

艺术式的生活,是在琐碎中发现意味,在平凡中提炼温柔。它让人们不再急于抵达,而愿意慢下来,驻足,倾听日常的呢喃。

一位朋友曾对我说,她平常喜欢花一个小时煮汤,哪怕挺花费时间的,哪怕只有两种食材,也要一点点慢炖。她说,那是她和生活说话的方式。一句没有语言的温柔。

然而,更多时候,我们被推入另一种状态:既不是自然生活,也无艺术的诗意。日子像一首走调的旋律,节奏失控,情绪漂浮。

我们在杂乱中奔走,在倦怠中沉溺,机械式地履行“活着”这件事,却忘了生活原该有温度、有颜色、有回响。

真正的生活之道,也许恰恰介于两者之间,就像动物一般顺应自然,不强求;如艺术家般注重细节,不敷衍。懂得用本能感知世界,也懂得用心意打磨每一天。

草地上的片刻日光、清晨那一杯温茶、夜半醒来时,窗外明亮的月光,都是生活写给我们的温柔注脚。

记得一位朋友说过:“我每天都去森林散步,不是为了锻炼,而是为了能和自己的心安静地说说话。”她的日子并不完美,却真实、有呼吸、有节奏感。

生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若能不乱于心,不困于形,不负当下,便是最深的安顿。愿我们在喧嚣中保有一颗清澈之心,在奔波里留下一方静谧之地,自然地活着,也精致地生活着。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