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想生语录【孔子交友的标准】摘录自【知行合一传习社 2023.06.07】

心想生语录【孔子交友的标准】

摘录自【知行合一传习社 2023.06.07】

论语中孔子说: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
中就是道,就是良知,
所以中行的人就是能做到知行合一的人
整个的圣人之道就是知行合一之道,整个的圣人之学就是知行合一之学,整个儒释道的精华就是知行合一。
那孔子的意思是说,我要和知行合一的人交往,我要和知行合一的人做朋友。但是我如果得不到这样的人呢?因为毕竟这种人很少,你一辈子也碰不到多少个能够知行合一的人。那么我退而求其次,必也狂狷乎。我找不到知行合一的人做朋友,那我就和狂狷的人做朋友

那狂狷的人是什么人呢?孔子也给了解释:“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

狂者进取,就这个人很有上进心,很有进取心。他不明心,他不是知行合一的,但是这个人有理想,有抱负,他积极进取,他是乐观的、积极的、阳光的
这是狂的意思。

狷者有所不为也。狷者呢,有的事情他不做,那不做什么事情呢?肯定是不做不符合道的事情
有个词叫狷狷,就表示洁身自好。就是说这个人呢,他是洁身自好的。
所以狷者有所不为,就是说他是洁身自好的,有些事情他是不做的。比如坑蒙拐骗他不做,偷鸡摸狗他不干,欺上瞒下人家也不会,总之,违背道德的事情,他是不做的。

这就是孔子他交朋友的标准:如果我在生活当中,我找不到知行合一的人做朋友,那么我退而求其次,我就找狂狷的人做朋友。
宁为狂狷,不做乡愿
绝对不找乡愿的人做朋友
乡愿的人就是老好人了,这种人呢,他没有什么主心骨,他为了别人去夸赞自己,为了别人去认可自己,或者为了获得自己的利益呢,他可能会去做一些违背良心、违背道德的事情,会为了目的,而丧失自己的原则。他不会洁身自好。
这叫乡愿。
所以孔子说,乡愿是德之贼也,他是道德的窃贼

所以呢,可以把人的行为分为三种,中行、狂狷、乡愿
那我们交朋友,尽量交中行的人,也就是知行合一的人,退而求其次,是狂狷的人,不和乡愿的人做朋友。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