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上德语课的时候听老师说,德国教育有两条途径:一条是小学--文理中学--大学,这条路以升学为目标,主要培养从事科学和基础理论研究的研究人员;另一条途径是小学--普通中学或实科中学--职业学校,这是一条直接就业。小学生上完四年级后就要被分流,根据每个人的综合情况升入更高一级的学校。
我当时在想,如果把这种模式引入中国大学会发生什么事情。
我的构想基本是这样的。
首先,将人文社科类教育和研究型的自然科学教育完全从现在大学中剥离,在大学之外另设书院专门做这一类教育的场所。我这里用了“完全”这个词,“完全”的意思是不仅剥离大学中的此类专业,还要剥离公共基础教育当中的这些方面。有人可能会问这些方面正是目前中国教育最薄弱的地方,将它们从大学中剥离岂不是雪上加霜。我的回答是,正因为这些方面薄弱,我们才要对他们做重点保护,这好比为濒危野生动物特别设立保护区。
你可能已经看出来,这样的构想实际在重新定义大学教育。
按道理来说,这里的书院恰恰才是现代许多人所呼唤的真正的大学,但是考虑到现在的大学已经变成了一个身份的标签,所以我把这个名头留给剩下的技能职业教育。这里说明一下,我个人并没有歧视技能职业教育的意思,也没有觉得人文社科教育和研究型的自然科学教育高人一等,这种“高人一等”恰恰是社会强加给人文社科和研究型的自然科学教育的负担。这样剥离的目的正是还原他们各自应有的地位。
大学教育改革中首先要改掉的就是这种“高人一等”观念,无论是人文社科类专业还是理工类专业的,无论是技能职业教育还是研究型教育,都一律平等,差别仅仅是个人兴趣专长以及个人选择,这种分离构想的基本思路是:各取所需,同类聚合。
第二,实行双轨制,允许学生在两种教育类型及专业之间随意转换。这里用词“随意”,“随意”的意思是学生拥有绝对的专业自主选择权,可以在任何时候转换专业,当然相应的,转专业之后修业年限可能要增加。在我看来,教育要最大限度的尊重学生的意愿,因此专业自由应该是个基本的前提。当然,这一点在西方大学教育中早已实现。
然后让我们特别来谈谈双轨制,这里双轨制的一个基本前提就是彻底丢掉前面提到的“高人一等”的观念,个人完全根据自己当时的兴趣和需求选择教育类型。
举个例子,假如我现在学实用英语翻译,但却突然对莎士比亚有了兴趣,这时候只要我愿意,我可以中断翻译学习,去书院读莎士比亚研究的课程。课程完成后我的选择依然自由,我可以继续在这个领域深造,当然我也可以回以前的大学继续学翻译。不过这时候出现会出现另一个问题,两种教育的间隔可能让我跟不上人家的进度,那么我就只能比别人付出更多的努力,或者延长学习时间,因为任何选择都有代价。
看了这个例子,有些人可能会说大学的选修课不是也能满足这种需求吗。关于这个问题,我不知道你们读的大学是什么样子,在我读的大学,很多人专业课都没怎么上,选修课就更不用提了。当然你可以选择选修课,但真正的爱好者不会浅尝辄止。
教育必然是有功利目的,因为人要吃饭,人也有财富的欲望、地位的欲望;但人也有些非功利的需求,我们的教育也应该为人的这些需求提供帮助。
具体谈到双轨的每一轨道。我的构想是在职业教育方面模仿德国的学徒制和合同制,即学校企业或事业单位联合培养,教育与实践相结合。如果要说和德国的差别,我觉得可能是我构想的覆盖面更广,德国的职业教育主要是技术工人,但我的构想的职业教育甚至包括建筑师、医生、工程师、会计、律师这些目前社会上地位很高,收入也很高的职业。
看到这里,你可能会问这不是倒退到计划体制吗,没错这里面是有点计划的意思,但是这种模式与计划体制有根本的差别,就是主导力量,计划体制由国家主导,但我设想的模式主导力量是个人的选择。
书院这一方面,我的构想有点乌托邦的意思。书院是一个老师和学生组成的社区,大家生活学习都在一起,学生没有年龄或学历的限制,你在任何时候想搞点学问都可以来。学院里面自然坚持学术自由,老师不用担心评职称,学生也不用担心以后找工作,因为如果你着急赚钱变现,你随时可以离开,去社会上找份工作,或者去大学读个可以赚钱的专业,没人会质疑你的选择,你也不用担心学历之类的问题。选择书院就意味着你暂时放弃了名利,但是,你在做你喜欢事情,幸福的形式是你自己的选择。
其实这样的构想也很简单,就是将同类的需求、同类的兴趣、同类的人组织在一起。
构想基本就是这么个架构,当然如果要说的话还有很多具体的细节,比如学校的经费、教师的培养、评价体系、学校的管理等等。这里只是借此谈谈自己对目前的大学教育的看法,所以就先这样吧。
另外,大家可能也发现了,这种构想其实有点逆历史潮流,因为综合大学、超级大学才是这个时代的主流,但我的考虑是就目前的现状来看,人文社科及自然科学的科研教育在这种综合大学中实际上并没有获得应有的地位,反而被过分功利化,失去了应有的意义。
以上所说的教育都是狭义的教育,也就是学校教育,接下来我还想从广义教育的角度来谈谈对“教育”这个词的理解。
我觉得广义的教育应该是学校、社会、个人三方面共同完成的结果。
学校教育主要塑造知识体系,社会教育主要塑造道德体系价值观,而个人教育我觉得是最重要的,因为个人决定前面两种教育是否起作用。在传统的观念中我们赋予学校教育教育的全部职责,当然这也情有可原,因为三种形式中唯有学校教育人为可控,但是我们也应该意识到,学校单方面根本无法承担教育的全部职责,而且也不应该承担。所以正是基于这种认识,在前面的构想中,我把人文教育从大学教育中剥离,我的目的除了前面提到的设立“保护区”,也是将这一部分留给社会和个人。
有人可能会说,这里社会教育的提法概念太模糊,是的,没错,严格来说社会教育应该是指社会环境对个人的影响,这种影响有消极也有积极,很难一概称之为教育。但这里只是想强调一下社会环境对教育的重要性。说到这方面,许多人很容易完全导向环境决定主义的观点,认为个体完全是环境影响的产物,并对此无能为力。我虽然承认环境影响的重要性,却无法认同这种观点,因为我相信对于有自由意志的人来说,个人意志永远是最终的决定因素,这样的具体例子实在太多了。
这么一来,说到最后其实就只剩下了个人了,其实,我觉得我们现在最大的问题倒不是大学的问题,或者社会风气怎样,而是我们的心中没有了大学。这话说的有点唯心,但要解释也不是不可以,因为像前面讲的,学校教育以及社会影响究竟起不起作用以及如何起作用,最终决定因素依然都在于个人的意志,这一点对于对于成年人来说尤其如此。我们说,大学之为大终究不是大学的规模或者知识层次或者学历水平所能决定,其为大者必定是有一些特别的精神性的东西,或者称之为大学之意志。
我想起大学时一个朋友在文章提到的问题:当信息传播日益发达的今天,我们依靠网络就能够学到所想学的内容的时候,我们为什么还需要大学?我不敢回答这个问题,因为我怕自己一不小心答案就成了不一定需要,或者不需要。
因为如果从个人角度来看,没有什么比大学意志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