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自己的诗和远方没有错,而且这和钱并没有必然的关系。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不知道什么时候这句话变了味,变成了只有有钱才有诗和远方,没有钱就没权利谈论诗和远方。对于别人的理解我不做评价,我认为的这句话是这样的:我们生活在一个一成不变的环境里,但我们不能被眼前的生活困住了一切。为了所谓的诗,制定一个属于自己的读书计划;为了所谓的远方,来一次计划良久的旅行。放空自己,然后继续回归自己的环境,以最好的心态迎接生活的挑战,这和钱没有必然的关系。
我是一个农村出来的孩子,我经历过吃不起馒头,买不起衣服的日子,我也知道生活的不易,挣钱的不易,但是这并不是阻止我追求诗和远方的障碍。
我一直在追求我的“诗”,与腰包无关。大学四年,我基本上每一个周末及寒暑假都在做兼职,但这并没有影响我每个学期花一些时间去整理书单,然后制定读书计划,追求自己的“诗”:大二那年,我用自己写的文章获得了第一部属于自己的智能机(那时候全班就班长有一部智能机,再加上我的那部);大三那年,我获得了全校十大读书人物的荣誉,写了第一本属于自己的小小说(没有发表);大四那年,我整理自己物品的时候,发现自己已经读了近300本书,并开始创作长篇小说。我活在我自己的“诗”里,可是我当时并没有钱,腰包也很瘪。
我一直在追求我的“远方”,和腰包关系不大。大学四年,我连续2年以班级前三的成绩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没有人拿3次,全系仅2名);大三那年寒假,第一次给家里寄了2000元;大三下学期,我无意中看到了华山,梦里都是它的样子,为了能够见到它,我只能更加的努力挣钱,我换了之前的兼职(导购员,日薪60元),选择了一个家教培训机构(兼职老师,日薪80-100元);除此之外,我寻找兼职机会介绍给同学,获得介绍费;从联通公司拿到低价联通卡,然后以略低于市场价的方式出售,获得提成。就这样在大三的暑假,我终于登上了那个让人敬畏和向往的华山。我没有花掉自己的生活费,没有找父母要钱,可是我同样追求着自己的“远方”。
现在的我,已经工作快两年了,我还在为眼前的生活苟且,但是我依然追求着自己的诗和远方。我依然坚持着每周至少读一本书的计划,依然坚持着写作,依然会给自己制定一年的旅游计划(1或2个旅游地),然后为了实现这些计划,我会省下不该花的钱,推掉不必要的聚会,慢慢的抓住我的诗和远方。
有时候,我会想:如果我是一个有钱人,或许不用这么有计划的过着,不用考虑很多和钱有关的因素;但是我觉得现在的状态也没有什么不好,虽然我的兜里钱很少,但是岁月静好,我依然可以继续追求着自己的诗和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