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旅行的时候要带一本旅行指南的话,我倒觉得还不如携上一本《旅行的艺术》,如果说要给这本书做一个评价的话,我想这大概是我看过关于旅行解读最全面最深刻的一本著作。
我第一次听说阿兰德波顿的名字时,我以为他会是一个清瘦的青年,一头灰棕色的头发,耳上架着一副黑色眼镜,不羁地穿着破洞牛仔裤,随时都可以背包游天涯。这个形象一直存在于我脑海里,直到某次我打开youtube发现了他的频道,才知道原来他是个已经四十多岁还有一个锃亮的秃头的男人,当然清瘦算是勉强正确,好在没有给人营养不良的感觉。
于是,就是在这样的印象下,我读完了这本书。我沉醉于他精妙绝伦的文笔中,我愉悦于同他一起游览世界,我佩服于他的见多识广博学多才,我惊叹于他的哲学思维能力。
到后来,我完全忘了他到底长什么样,只觉得这趟旅行简直值回票价。;)
《旅行的艺术》,顾名思义就是探讨旅行,的艺术。(一句废话~)
与其说是阿兰德波顿一个人孤独地写下这些文字,不如说这本书是他与名家共同探讨旅行的哲学。
他将书按照旅行的步骤分成几部分,从行前准备到最后的回家,每一部分里,他到达一个旅行目的地,而与此同时,那些大文豪们、画家们也都穿越时空到达了他们的目的地,隔着几百年在历史的长流中,这个人讲一个故事,那个人画一幅画,通过互动的方式阿兰解读了到底什么叫做旅行,旅行有哪些过程,如何正确地旅行,怎么样去拥有旅行途中的美等问题。
我最喜欢的故事是第一篇,阿兰德波顿借着于斯曼的《逆流》讲述了对主人公德埃桑迪斯的旅行的见解。
这个故事本身就非常有趣。
德埃桑迪斯曾经对伦敦充满憧憬,热切地希望到那里旅行。在他的想象中,伦敦多雨的天气,潮湿的气味,路上来来往往的行人,以及食物,都让他着迷。无疑,这是每个旅人在旅行之前美妙的假想。
于是他立即安排去伦敦地行程并到达了车站。可是在车站吃完一顿饭之后,想到将要去到伦敦的路途也许会辛苦,住宿也许会有虫,吃饭可能也吃不好,睡觉也不能睡饱,他退缩了。他劝说自己还不如待在家悠闲地在书中遨游,何苦让肉体受到折磨。接着,他匆匆付完账单回家了,从那以后,他就再也没有旅行过。
我从前也认为旅行是件美妙的事,小时候和父母旅行也没觉得有任何不妥,直到近几年所有的旅行都是自己亲自安排预定,我才体会到这种疲惫感。
相反,如果待在家看书,不用担心冷热交替,足不出户便能享受美景,还不用挤在人山人海里数人头,这听起来就要美好一万倍。
可是,那么人就不需要旅行了吗?——当然不是,古话也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尼采在书中也给予了我们旅行的建议:人们需要先了解文化和历史才能够在参观过去的事物时得到一种归属感。这说起来都是一个意思,先学习了,再旅行。
比如参观中国博物馆,第一件事就是了解其背后的文化背景,哪一件展品是镇馆之宝?哪一件物品体现了什么样的独特思想?这样才能在参观时细细品味。不然你看到的也许只是几块陶泥或是毁的不成形儿了的垃圾。所以说,只有遵循这样的准则,才能体会到旅行的益处:和学习类似,旅行相当于一个反刍和应用的功能,身临其境肯定不如真临其境,只有真正感受过,才会印象深刻。
另外,书中也探讨了如何留住美这个问题。借用了威廉·华兹华斯的理论“凝固的时间点”,阿兰告诉我们,旅行的每个时刻都是美的,而这种美用相机记录下来,反而会失去光彩。如果你驻足片刻,静心感受大自然,这样的记忆会在脑海里储存,无论以后遇到困难还是伤心欲绝,这些“凝固的时间点”都会给予人力量和慰藉。《白日梦想家》中也提到了类似观点,有一句话我非常喜欢:“有时候特别喜欢一个时刻,就会沉浸在里面,相机只会让人分心”。
现代人大多都跟风旅行,甚至打出了“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的口号,但其实这样的盲目对领悟人生或许根本没有帮助。就算穷游,也应该有个限度,实在太穷,连肚子都填不饱,那还是好好反思自己,反思如何改变现状,毕竟在如今的社会,只要肯做事,就不会吃不饱。
书中谈论到的许多哲学观点都显示出这本书是用心的。与阿兰一同旅行的梵高也让我一改曾经的态度,重新审视这样的一个伟人。
一个作者最厉害的是读者能够倾付信任,愿意追随他的观点,而阿兰就是如此厉害。
用上述方法旅行,即使琐碎细节也能变得有趣,阿兰的书里还介绍了一本《我的卧室之旅》真是让人大开眼界。生活本就很美好,而我们自己本身就是诗与远方。
我相信旅行是一件浪漫且值得的事,但可别忘了,“读万卷书”才是排在首位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