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新教育之理想课堂随感 教研室 李继贤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家长工作忙,压力大,现在的孩子大部分三岁就开始上幼儿园,有的是日托,有的是全托,有的送到寄宿制幼儿园 。有的甚至一岁多都开始上幼儿园。所以大多数孩子从 三岁到 二十多岁甚至三十多岁大部分时间在学校度过。 换句话来说, 也就是人生最宝贵的黄金时间大多都在学校度过。 三岁到二十多岁正是人的习惯,性格,价值观、人生观形成的最佳时间,也是知识的获得、智力的提升的最佳时期。
所以不夸张的说,如果孕育生命的这一阶段是在母亲那度过的,那么塑造生命的这一阶段是在学校发生的,而学校的主阵地就是课堂,所以课堂是塑造灵魂、生命的殿堂。
理想的课堂是什么样的?什么样的课堂模式是最佳的、培养完美生命的模式?人类一直在研究,在探索,在进步。
传统的课堂:老师是主体,强调师道尊严,教学方法是注入式的、灌输式的、填鸭式的。强调背诵啊,记忆啊...日常的状态就是题海战术。注重的是知识的传授和记忆。这样的课堂是毫无生机的、死气沉沉的.思维永远是一个牢不可破的框框,墨守成规的方法一成不变,问题的答案是都是唯一的,只能是月亮弯弯像小船。严苛的纪律使孩子们在课堂上战战兢兢,不敢交头接耳,不敢说话。老师一喊1.2.3学生必须坐的端端正正。喊4.5.6就得手背后。课堂上不敢多说一句话,害怕说的不对受批评。这样沉重、枯燥、单调的课堂约束和限制了一个个鲜活的生灵,扼杀了多少孩子的创造性,使得多少孩子梦断课堂。
新课标理念下的课堂:从传统的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转变为启发式、讨论式、探究式教学。旨在培养全面发展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的人。课堂教学的主体是学生,老师处于主导地位。重视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实践创新能力。发展个性,提高综合人文素养。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为他们终身学习和发现打下基础。教程实施应成为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构建知识,提高技能,磨砺意志,活跃思维,发展个性,发展心智和拓宽视野。倡导学生的合作,探究,体验,参与,实践。这样的课堂是‘’活‘’的课堂. 如果按照新课程标准去做,我们的课堂应该是生机勃勃的。事实上,有些课堂的确很精彩。但是我们下乡视导经常发现,很多课堂还是穿新鞋走老路。仍旧是传统的旧的教学模式,老师讲的累,学生学的困。翻译课文,背单词,讲语法.....作为教研人,一直在思考这种现状的原因。
最近拜读了朱永新教授的新教育理念,顿时茅塞顿开。朱永新教授的新教育理念和新课程理念的理念是一致的。可以说是对新课程标准的进一步归纳、总结、拓展和延伸,但是朱永新教授的新教育理论阐述的更具体(像十大行动),可操作更强。朱教授的理论还强调行动和坚持,新课程标准说的比较笼统,老师们有些可能觉得没有抓手。无所适从,不知道从哪下手。还有一点就是:朱永新教授的新教育强调了老师自身的成长,以老师的成长为起点。这很关键。老师的改变才会带来课堂的转变。因此,老师转变思想观念,教学方法,提高个人素质,不断学习,充电。只有自身素质提高了,驾驭课堂的能力才会提升,才能营造出高效、优质,理想的生命课堂。 最近我特别关注了朱教授的新教育的理想课堂的六个纬度和三重境界。六个纬度和三重境界如同经线和纬线编织出新教育的充满活力,情趣和智慧的理想课堂,也是生命的课堂。
反复读新教育我领悟到: 理想的课堂是生命的课堂,是生活的丰富,生命的丰盈。关注每个学生的生活世界,关怀学生的情感,关照学生的成长和个性发展。 理想的课堂是知识,社会生活与师生生命的深刻共鸣。 理想的课堂是师生之间智慧的沟通和情感的交流,师生之间有生命密码,时时刻刻有心灵的触碰。让每个孩子心向往之,不愿离去。 理想的课堂就是老师用专业的知识,科学艺术的教学方法,用爱心,用满腔的热情和激情去构建一节高效优质的课堂,让学生在其中探究、思考、体验、展示、分享。孩子们通过自己的实践获得成功,学到知识,孩子们脸上自信、幸福、灿烂的笑容。那时老师也是幸福的。幸福、快乐地去教书育人同时也享受教育的快乐 、幸福。 理想的课堂就是让阳光照到每个孩子身上,课堂是一个可以人人参与、体验成功的快乐,舒展轻松而又充满情趣,智慧的课堂。 理想的课堂就是师生共同过一种完整幸福的教育生活。
教育同仁们,让我们行动起来,去读,去写,去思去想,学深悟透新教育的精髓,内化为自己的东西,不断成长,用书的厚度提升我们人生的高度,这样才能营造、驾驭理想的课堂。让我们坚持下去,只要在路上,坚守自己的教育梦想,日积月累,每天进步一点点,总会有奇迹出现,直到有实力去为孩子们奉献出美味的精神盛宴---一节节理想的课,最终成为完整幸福教育的践行者,成为优秀的人类灵魂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