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孃

图片发自简书App

小小孃没比我大几岁,她是父亲最小的妹妹。妈嫁到奶奶家时,小小孃还是一个需要被照顾的小小孩。

我读小学的时候,小小孃正读初中。

我们家住小镇边上的一个小村子,村子里有所两间教室两个老师的小学。一二三年级一个班,四五六年级一个班,两个老师各管一个班,在各自的班上轮流给不同年级的孩子上课。

我“走后门”上了赫赫有名的章镇镇小。我颤巍巍走进有大小两个操场,里外两个校大门,前后两幢教学楼的学校时,我的还空空如焉的布书包里装的只有一个文具盒。这是小小孃用过的,铁皮,正面有彩色小鱼的图案。

我本可以和老师一起在食堂蒸饭吃,但家里人都认为我“还小”,指定由小小孃照顾我——我每天中午去小小孃那吃饭,她上的中学就在镇小的对面。

我成了小小孃的“小祖宗”。小学下课比中学早,每天中午我一下课就到小小孃上课的教室外面等吃饭。傻站着傻坐着都是无聊透顶的,我就巴巴地趴他们教室的窗台上“听课”,顺便也看看他们老师的板书,认我认识的字。我还喜欢看他们同学,看他们一边听课一边跟我各种鬼脸玩闹。想起来很奇怪,我如此这般地影响他们上课,他们的老师好像没有一个人赶过我。后来跟小小孃的老师同学都熟了,我一趴窗台,教室里同学们就窃窃私语起来:小祖宗来了。许是小祖宗来了,他们下课的时间也不远了。连他们的老师也会瞄我两眼,冲我笑笑。下了课他们闹哄哄地围着我都唤我“小祖宗”。

能荣升“小祖宗”自然是源于小小孃对我的精心“伺候”。下了课,小小孃除了去食堂拿饭盒还得另外帮我洗干净我的那副碗筷,分饭分筷。每次都是我先吃完,那是因为小小孃边吃边等,她要等我先“酒足饭饱”。吃完饭我便在小小孃的同学们对“小祖宗”的各种调侃里大摇大摆地走人,小小孃收碗洗碗擦桌子,应该还要应对同学们的嬉笑。

毕业后小小孃去了镇上供销社的豆腐店卖豆腐。茶余饭后经常听大人们说街上一溜豆腐摊,小小孃总是第一个卖完当天豆腐的。小小孃成了大家心中目中的“豆腐西施”,能说会道,算盘好,还长得漂亮。

自然有很多人追小小孃。但她的日子过得波澜不惊——上午卖豆腐,下午在家休息,顺带家里干活。

跟她年纪相仿的大堂姐都要出嫁了,小小孃还单着。

再后来,有个男的经常来找小小孃,他来的时候经常拎着两条活蹦乱跳的鲫鱼,不知道是买来的还是他亲自去钓来的。大人们说:这是你小姑父。

小小孃终于要嫁人了。她让堂姐和刚上中学的我一起做她的伴娘。还很小很小的堂妹和表妹哭着说她们也要当伴娘。小小孃说:好,就由侄女们送我去婆家!

我们浩浩荡荡精神抖擞地送小小孃出嫁。小小孃的婚礼,比新娘更吸引眼球的是大大小小参差不齐昂首挺胸的伴娘们,跨进小姑父家门槛时,那个迎接新娘给新娘擦脸的大婶看着我们笑得前俯后仰。

嫁人后小小孃不去供销社的豆腐店卖豆腐了。她出得厅堂入得了厨房,陪着小姑父开店、包工程、搞农业合作社------她成了小姑父的贤内助,把好日子过得远近闻名。

当年送她出嫁的小屁孩们也陆陆续续出嫁了。小小孃一直以来都操心着这些小屁孩,如今连小屁孩们的小屁孩她都关心着。谁家有点事情,她都记挂着晚上睡不着觉。陪着她各种操心的小姑父说:你们不知道,她早已经很多白发了,染发盖着而已。

但是在我们心中,小小孃一直是年轻着的。除了碰到事情的时候她是主心骨是长者,更多的时候,她是我们的姐妹和玩伴。有事没事聚一起,她总是笑容最灿烂的那个。

小小孃年年过生日,今年没过生日。生日那天她因为家里的一些事情忙得焦头烂额。这些我们都不知道。

那天,董二电话她“生日快乐”时她说她哭了。

我从来没记过小小孃的生日。

我们总是习惯从小小孃那里索取,从来只知道小小孃什么都“好着呢”,而忘了我们也早已经长大,忘了小小孃偶尔也会碰到不如意的烦心事,我们也应当有我们的关心。

她是最爱我们的小小孃。

她也是我们最爱的小小孃。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再见,英雄 他曾经是个英雄,不知道他口中的那票兄第,有多少人真心觉得他是英雄。不过,可以 确定的是,至少在一个人的...
    冬夕阅读 926评论 0 8
  • 盐城初识 东方湿地之都,仙鹤神鹿世界——盐城。盐城从西汉武帝元狩4年(公元前119年)建立盐渎县,当时这里遍地皆为...
    蓝仕宁珪阅读 405评论 3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