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下的日子很平淡,很无趣。至少现在的我是这么觉得的。我从小长在乡下,但是我却不喜欢这里,一直也都渴望到城市里生活。怎么说呢?这里面包含了我复杂的情感,我不知怎么说,也不知如何说。
我在村子里读了小学,后来跑到别的区上初中,然后考上了一个还可以的高中,如今在一所省外的211师范大学读书。我觉得我一直都是一个比较内向的人。小学和初中的同学都基本不联系了,小学时不知情谊的珍贵,初中毕业后才知道其实读这么多年的书,我们的同窗留给我们的回忆是多么珍贵。时常也会想那时候的他们现在过得怎么样了,老师们安康否。回想起那时候的日子,那些人,后来渐渐悟出了他们所教会我的一些重要道理。我后悔当时没有珍惜而是逃避。
长在乡下的孩子眼界自是没有城里的孩子眼界开阔。小学里的同学都是一个地方的,其实我对一些比较好的伙伴也不太熟悉,不了解她们家里的状况,他们当中或许要在外务工的父母,父母都是农民,或许是离异父母……我父母也是在外打工,但是他们不在城里打工。那时候也没有见过什么新奇的东西,没有去过市里玩。初中后就跟父母住一起了,但大多时候都是在学校住宿,也是在初中的时候接触了手机和其他电子产品。初中同学也有了不一样的地方,他们似乎和我不太一样,他们自信,也懂好多,也去过其他地方旅游。我那时候有一个好同桌,她家住市里,有时候想约我去玩,可是我放假了就是回父母那里,是离市里很远的地方。我很羡慕,但是我成绩比较好,也许是我比较内向,所以老师对我比较关注一些,当时不明白,也许是叛逆。毕业了才觉得老师真好。
高中开始时,我心情低落了一段时间,是觉得我不能适应他们,也觉得我考差了,因为我当时成绩比我同桌好却考得比她差的学校,觉得很丢脸。失落了好一段时间。快开学时,母亲会嘱咐我,要交一些朋友,因为她知道我在学校很孤僻,内向,她希望我多交一些朋友。刚开始的时候,也就是军训时我也尝试去主动和她们交朋友,后来渐渐的我可能失去了信心,不想主动了,也变得形单影只,有时候教官然后休息,同学们可能都坐到地上休息而我却一直站着。也许当时是无欲无求吧,提不起兴趣。后来一次偶然,那时候的班主任确实是第一个给我信心的人。我当时觉得自己是一个没有人关心,没有朋友也不知如何交朋友的人,常常觉得我和这里没有关系,格格不入。是他让我觉得还有人关心我,我很高兴,重新振作起来。后来成绩慢慢提高了,那是我成绩的巅峰。分文理班后,换了班主任,后来也不知什么原因,成绩也慢慢下降了。我现在挺后悔的。
我应该可以考更高一点的分。现在我在南京师范大学读工科。过去的一年里,我觉得我没有进步,而是停滞不前甚至退步。我对这样的自己感到很难过,我不知道今后是否能够挽回。看到与我同级的同学他们成绩和课外活动和任职,我感到很焦虑,同样也很后悔。我是迷茫的。暑假,现在我又回到了乡下这里,前几天想去找暑假工,也找不到反而被骗了。不过,我也知道自己可能喜欢什么,我还是喜欢生物化学,可是我我学的却是不擅长的物理。我想做一名科普杂志的编辑,或者从事科研类的职业,却不知从何努力。
希望自己以后可以越来越好吧。
关于我在乡下的日子,大多都是关于小时候与爷爷奶奶的回忆了。今后再慢慢地回忆着写出来吧。最近爷爷生了比较重的病,所以突然将回忆拉回了以前相处的日子。但愿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