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眼中所见,不过是昨日重现

工作的时候,看到妻子发来送孩子上学的视频。

孩子背着个大书包,很有勇气地进入校园,正式开始了学习之旅(一年级)。

书包太大了,覆盖了整个后背,都影响走路了。

两天前的周末,到学校给送被褥的时候,忘记了带枕头。所以,今天的书包里背着枕头,到中午吃过饭的时候,由孩子自己把书包里的枕头带到宿舍去。

接下来的上课、学习、中午在学校里午餐,然后到宿舍午休,上体育课等等,就都靠她自己了……

说实话,作为家长是不放心的,这么小的孩子能做什么?但从晚上回来的状态看,以及询问相关事情后,发现小家伙蛮厉害的,要求做的事情都完成了……

学生太多,老师并不愿意也无太多耐心搞差异化,在群里的发言都透露出一个标准进行到底的意味!

老大刚刚结束了小学的生活,结果老二又从一年级开始。我称之为“又一个轮回开始”!

我想起了自己上初、高中时,也是我爸送我到学校的。别以为上初中、高中就能自己操作了,实际上我们是做不到的。要坐班车,要到县城了去。作为农村长大的孩子,虽然年龄不小,但压根没去过这些地方,心里胆怯着呢!

直到毕业后参加了工作,带着被褥去单位时才是自己独立完成的。那个时候多了另一层心境——自己是赴任的,多了一丝底气。

其实,很多时候想想,铺床这个动作往往意味着一段新的经历展开。

和同事聊天,说起大学开学的那天,9月份的阳光其实还带点炎热,走进校园的场景还历历在目,恍如昨日。但时至今日,自己已经成了送孩子入校、为孩子铺床的人。这中间的近乎20年的光景,那么多的365天,究竟是怎么样地流逝的?

一些场景还能清晰记得,一些时光已经再也想不起。这个时候,我们就会明白,其实人活着应该“情绪化”一点,该乐的时候就应该放开一点,否则将来连回忆都显得没有特点。

曾经去过多少陌生的地方?铺过几次床铺?

现在想想,初高中、大学、读研、工作……在这人生必经的几个阶段里,都曾铺过床的。在那个时刻里,肯定是充满了对接下来生活的隐隐期待——毕竟,既然是铺床,那么接下来的时光里就是要在这里“安营扎寨”!

选过床铺,床铺上承载了少年时光,那时觉得外面的酒店好,现在想体验一把学校的床位而不可得。

那时能谈天论地,现在只会闭口不言。那时的床铺上有对未来的期待,现在只剩下疲惫和无奈,将日子过成了单调的一天天……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