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珠三角的高速路网一直向西北走,跨过密集的水道与连绵的城镇,当看到一座山脉横贯公路北面的时候,就说明肇庆快到了。
这是一座容易被忽略掉的城市。相较于珠三角的繁华与热闹,坐落在粤西北西江畔的肇庆,显得十分安静。静静的西江流过城南,与北面横贯的北岭山脉一同,将肇庆城环抱其中。城的北面,是占到城区面积近三分之一的星湖,大名鼎鼎的七星岩位于其中;南面,便是西江与星湖庇佑的千年端州城。
端州是肇庆的古称,自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设置,现在是肇庆市端州区。肇庆老城很小,从汽车站下车,沿着七星岩广场南面的天宁北路一直往南,便能到达老城边缘。
我以为,这座城市会像我曾经到访过的广东其他历史丰富的城市一样,拥有生机盎然的老社区,老人在门前晒太阳看报,小朋友在巷道的拐角追逐打闹,头顶晾晒着充满阳光香味的被单,褪色的招牌下面上了年纪的师傅正在飞快的准备香气四溢的肠粉。例如广州、潮州、新会。
然而,并没有。
肇庆是一座太安静的城市,安静得像一只在夏日阳光下打盹儿的猫。老城里没有太多人,甚至可以叫做没有生机,一个不经意的斜坡,径直翻过了老城的城墙,没有城门,没有城楼,就这样直接翻过。沿着坡顶左侧走,“肇庆城墙,全国文物保护单位”几个大字突兀地耸立在路边。
老城里确实没有什么东西,整个都甚是萧瑟,大约所有人都搬到新区去了吧。唯一看起来有一丝气骨的丽谯楼也是满满颓态。倒反而是老城之外的阅江楼、梅庵、孔庙、肇庆四塔、星湖更有灵气。
阅江楼,始建于明宣德年间,历代有修缮。最初是书院,后曾做过叶挺独立团的团部。撇开那些冗长的历史不谈,只说这楼的名字,反复默念,会越发觉得这个“阅江”二字用得极妙。
在成都,有一座望江楼,曾有一著名的对联上联这样写道:“望江楼,望江流,望江楼上望江流”,反复吟咏,一种莫名的离愁别绪与无奈之感随着锦江上的薄雾浸透全身,江水在流,我在望,是哀怨之感。
再看阅江楼,目光炯炯如烈焰,滔滔江水待我检,一种江山社稷尽在掌握的自信油然而生。一查资料,在南京和西安也各有一座阅江楼,其中南京狮子山巅复建的阅江楼,更因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阅江楼记》而更有帝王之气,阅江揽胜,气势非凡。
阅江楼南面,便是宽阔的西江。在肇庆的上、下游不远处,西江都因峡谷地貌而显得狭窄,唯独在肇庆城南,绕出一个宽阔的弧线,就像一个咧开嘴的笑脸。在这个笑脸上,还嵌着上下各两颗牙齿。
这就是肇庆四塔,北岸有祟禧塔、元魁塔,南岸有文明塔、巽峰塔。四塔隔江相峙,均建于明代,守护着肇庆的风水。元魁塔无人看守,但也不能攀登,文明塔和巽峰塔因为在西江南岸便没有探访,但就仅仅是崇禧塔,就已经让我颇为折服。
崇禧塔平面八角,外观九层内十七层,高57.5米,每上两层需通过塔外侧平台绕到另一个入口再沿塔内梯级而上,上至最顶层已是脚趴手软只敢贴壁而行,天知道这1983年重修的明代古塔的木质栏杆是否已经腐朽到一触即裂,让我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直坠西江。
崇禧塔据说是四塔中建造最早的,由王泮主持建造,以建塔聚气,并镇住西江水。元魁塔和巽峰塔是以求金榜题名为目的而建,文明塔是为正兴文风而建。
离开崇禧塔,沿着懒散的街道溜到七星岩广场,终于来到了游人入织的景点。不过我并没有打算进七星岩景区。
沿着星湖绿道穿过牌坊公园来到中心堤,这是肇庆人的星湖。带着手环装备专业的慢跑锻炼者,为了逗小孩笑嘴里发出卟噜卟噜卟噜声音的摄影师,骑车载着一个小姑娘还外拖一辆童车的妈妈。湖光山色,是最美的肇庆。阳光从西边斜斜地打在水花上,碎成一块块光斑,光斑闪烁中,皮划艇运动员箭一般划开水面,手起刀落,惊起一群白鹤。
两日逛完,肇庆并没有想象中有趣,作为第三批历史文化名城,虽然它拥有梅庵、七星岩、德庆学宫、古城墙这样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但每个景点都孤单分散,有一种与城市文化的分离感。
但从历史与整体来看,肇庆又是一个风水福地。整个肇庆的阴阳风水调和可谓岭南一绝。北岭山与西江阴阳调和,星湖与老城阴阳调和,星湖之中,也有湖水与七星岩的阴阳调和。再加上东西两面峡谷保住水口,西江两岸四塔遥相呼应,会给城中人一种气通舒畅之感,难怪古今中外有那么多名人在此交汇。
关于吃,到最后也没有特别让我眼前一亮的发现,仅有以下两张图,算是一个交代。
关于肇庆这片文其实搁置也比较久,主要因为对为一个溜达爱好者而言,肇庆只有分散的景点而没有连绵的有意思的城区,导致只能写写景点,但我又不想写成传统的景点介绍文,所以就成了这样一个四不像。
你想看到什么样的文章,也可以留言告诉我。咱们下次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