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生常感,当自己喜欢的东西被专业化你会是什么样的感觉,拒绝排斥,甚至厌学,最终放弃。我一直在寻找产生问题的原因,但毫无收获。(눈_눈)
就我个人来说,我高一喜欢地理,纯粹是因为地理老师符合我心中女神老师应该有的模样,因为一个人喜欢上一门学科,别不相信,这种情愫就是很强大,大到你无从解释,后来,新老师的到来让我更加怀念女神老师,并始终坚信,没有她我依然可以好好学习,做出成绩,让她从别人口中知道我很优秀,事与愿违,自我傲娇,目中无人,在对地理上的自负让我吃尽了骨头,我堕落了,反思我自己,是谁的原因,无从考证,追不回来了,就这样,信仰的味道淡去了,成了泥土的味道,很涩,很腥,是我内心在滴血吧,连再见都没说呢……ヘ(_ _ヘ)
后来确定了我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的感觉很棒,ԅ(¯ㅂ¯ԅ)很自在,可是,当你真正准备像sheldon一样,在知识的海洋里“裸游”,你发现你根本不会水,怎么游得起来,于是,你转回头来先学游泳,期间花费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你问你自己还能再坚持下去吗?不太可能……
很多次,当你真的向着你喜欢的东西迈进的时候,你开始恐慌,担心,失措,你到底在犹豫些什么啊,你正在接受这门知识,成全它,而你的行为呢,推开,呵呵。我们换种场景,假如,你是因为无意中看到某个可爱的理论,吸引了你,你愿意自己主动搜索相关所有内容,深入理解,这是一种自觉性,而上课的讲解是被动,给你的感觉是知识兴趣在被利用,变得死板,虽然老师也想激发同学们的拓展性思维,于是便有了课外阅读,整理笔记的作业,listen,作业,又被当做任务,不是说不能接受任务,而是不能接受知识性的任务。
就像你喜欢文字一样,玻璃晴朗,简单的词语组合在一起,产生了文字界最奇妙的化学反应,你欣喜,欢愉,而其他人呢,啥玩意你这,你自己说,面对这样的还有继续聊下去的必要吗?
你一直在寻找同类人,知音,是为什么,你不能将就一下与她们交友!不行,在这件事上不曾让步,可能有些自私,我愿意分享,我也需要你跟我分享,我的世界里面,分享是很有意思的事情,我真的想象不到我如果不跟其它人看到我分享的有趣的东西我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没错,现在可能就是,无意中看到的只能自己独自欣赏,独自激动,独自回味,这样的是你一直追寻的吗?不是。这样带有偏见的讲,对于处在10阶层的人来说,你与她交往,一年中可能会让你惊艳一次,对于处于1阶层的人来说,她的每一句话都是惊艳。这是一种效率与效果的双重结果。
我说过我讨厌还早不着急这句话,因为面对你的长辈,你应该尊敬,因为他们比你先出生,先踏入一步,你的晚出生不是你的错,但是,在两个不同的阶段你可以追赶,这样的感觉很刺激,常识,知识,见解,眼界都能跃人一等,你自己本身就可以做一个有别于他人的人。
关于欧洲15---18世纪,我不知道不清楚为什么涌现出那么多的伟人,可分身在各个领域,做到极致,而如今呢,在一个领域做的出色就很难,世界未知的东西太多了,你怎么会想到浪费时间来经历你所经历过的事情来生活啊,你不嫌多余重复无味吗?你不应该体验新知吗?
怎么做?看书,学习,人生一切难题,知识给你答案。
(注:以上图片来自网络)(๑><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