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

高中时的同桌老曹最近结婚,微信上问我回不回老家参加她的婚礼。一想到回老家至少要请假一周左右,估计单位领导都不会批准,最后不得不婉言谢绝了邀请,只能在千里之外送去祝福。不知道的还以为这是一份含金量多高的工作,深有体会的都明白,谁不是为了那三斗米不敢在工作上暴露半点松懈的痕迹.

仔细一想,我和老曹大概有四五年没见过面了,大部分时间都是在线沟通,期间回去过几次也因为来去匆忙没见上一面。偶尔看到她在朋友圈发一些生活照片,才知道她这几年的变化原来那么大,变得越来越淑女范儿了。依稀记得上学那会儿喜欢留短发的她,内敛又偶尔风趣的性格,活生生一个邻家的小男生形象。临睡前,又翻看了下QQ空间里那个珍藏多年的高三毕业相册,一切恍如昨日,记忆翻涌而上,好似老相册里夹着的几张黏连在一起早已泛黄的老照片,承载了太多的悲与喜和曾经闪亮的瞬间。

年少不羁时的我们,爱上层楼。一心只念着远方。那时手机还未普及,更没有微信,匆匆的毕业,彼此之间谁也没特意留下同窗的联系方式,就这样各自分飞,一别两宽就是十余载。所幸,这些年无论走到哪里都留存着那张背面依次附带人名的毕业照,即便十几年过去了,毕业照的塑封皮早已翘起,依然能通过照片模糊识别出哪位同学叫什么,有了它,就避免了见面时叫不出名字的尴尬。我猜想这也是当初启用毕业照背面留名的原因之一吧。

曾经大家只是一味忙着各自奔前程,与时间拼搏,在职场厮杀,再回首,都已成家立业,儿女成行。彼此间问的最多的就是:什么时候回来?哎,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上学那会儿学习多数是死记硬背,没有那种闲暇之余从美的角度去感同身受一篇古文和享受知识的乐趣。以至于毕业多年以后,经历了真正意义上的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后,才有些许的契悟。归去否?儿童快已相见不相识,哪里还有我的田园等着我回去耕种?背井离乡久矣,再也没有走回头路的勇气。不是异乡有多好,只是最拼搏的那几年,我们把所有的血汗都挥洒在了异乡,它见证了我们的成果,哪个还有归乡重头再来的魄力。

这十几年,有时觉得,或许只此我一人这些年没主动和同窗频繁联系,那些在老家发展的同学多数抬头不见低头见,多少有碰面的机会,见了面少不了几句寒暄。不像我们这些异乡人,哪怕一个楼里住着的邻居,一年到头来也说不上几句话,甚至住了多年都不知道邻居长什么样的也大有人在。更别提那些在一个城市的亲朋好友,可能一年串门的机会也就过年那次。不是我们不懂人情世故,是这个城市的快节奏让我们无暇顾及那些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的事情。恨只恨,我们留给自己的时间太少,讲的再自私一些,真的是泥菩萨过江。长久的失联,本以为这感情就这么淡了,最多落个被人嫌弃的口舌,可是一旦有了联系,聊起天儿来除了各自的生活环境变了,彼此间的那份感情还是那么的热络。工作繁忙之余,偶尔和老同学线上聊几句,却也如沐春风,透过屏幕也能感受到同窗传递过来的温暖。不联系的原因,原来只是我单方面把这多年的同窗感情看轻了。“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顿然间对五柳先生在《归去来兮辞》中的这段幡然悔悟感同身受。

流金岁月,我们年少轻狂,错过、闹过、疯过也同甘共苦过,又有什么不可被原谅。

2019.7.29于京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回归》 一、出海 郑源这次登上“维多利亚”游轮,完全是因为和何伊吵架的结果。 “不就是同事间几句玩笑...
    风无相阅读 652评论 2 1
  • 蔡军一早就和叶梅一起去了医院,叶梅的腿,由于连日的劳碌,膝盖又开始疼了起来,医生说有积水,果然用针管抽出了十几管黑...
    多幕戏阅读 192评论 0 0
  • 今年的夏天异常炎热,前段时间防汛抗旱战役的紧张还没缓过神来,如火烤般的高温又接踵而至,人们争相编发各种描述...
    平安Anne阅读 1,177评论 0 2
  • 这两天阅读第四,第五章,来写对我有启发的两点: 1、记录你的梦 书上说,梦是心里的剧场。从这次心理学主题阅读开始,...
    来是春初阅读 416评论 0 3
  • 5月初。青岛之旅 8月初
    fnhc阅读 177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