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工商管理)【历年真题+章节题库】

1.[单选题]一个完善的市场体系能够比较真实地反映岀商品与要素的市场价值,这体现了其具有(  )功能。[2017年真题] 

A.经济联系

B.社会评价

C.信息产生和传递

D.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答案:B

解析:一个完善的市场体系应当具有以下几方面的功能:①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功能。通过商品市场、要素市场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②经济联系功能。为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主体之间提供经济联系的场所和载体。③经济利益关系调整功能。通过商品价格和要素价格(工资、利率、股票价格等)的波动,调节不同市场主体的经济利益。④信息产生和传递功能。能够实现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之间信息的沟通和传递,使各市场主体根据获得的市场信息调整自身的经济行为,作出参与市场活动的相关决策。⑤社会评价功能。能够较为真实地反映出商品和要素的市场价值。

2.[单选题]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  )。[2016、2012年真题] 

A.建立生产组织

B.确立分配关系

C.进行商品交换

D.物质资料生产

答案:D

解析:物质资料生产,是指劳动者按照预期目的,运用劳动资料加工于劳动对象,改变劳动对象的形状、性质或地理位置,使其适合人们需要的过程。物质资料生产为人类提供基本的吃、穿、住、行等生活和生存资料,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3.[单选题]任何一个社会都必须通过一定的方式把有限的资源合理配置到社会需要的各个领域,以实现资源的最优利用,这是由资源的(  )决定的。[2016年真题] 

A.独占性

B.稀缺性

C.无限性

D.社会性

答案:B

解析:充分利用有限的社会生产要素资源,避免人力、物力、财力的闲置浪费,是任何社会经济活动的中心问题,是一切社会生产共同的要求。人们需要对既定的人力、物力、财力在各种可能的生产用途之间作出选择,以保证稀缺的资源用于生产消费者最需要的产品组合,分配给生产效率最高的生产者,获得最优的效率,这是由资源的稀缺性决定的。


4.[单选题]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社会大分工是(  )。[2016年真题] 

A.畜牧业从农业中分化出来

B.出现了专门从事货币融通的金融家

C.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

D.出现了专门从事商品买卖的商人

答案:A

解析:社会分工是商品经济产生和发展的一般基础,是随着人类生产力的发展而产生和发展的。人类社会的三次分工分别是:①畜牧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②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③不从事生产而专门从事商品买卖的商人出现。


5.[单选题]社会经济制度变革的根本原因是(  )。[2015年真题] 

A.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B.科学技术进步

C.国家政权更迭

D.人们意识形态改变

答案:A

解析:在人类社会形态由低级向高级不断演进的过程中,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是社会经济制度变革的根本原因。


6.[单选题]一国在选择社会资源配置方式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  )。[2015年真题] 

A.采用世界多数国家所采用的方式

B.采用世界最发达国家所采用的方式

C.仅考虑与本国基本经济制度相匹配的方式

D.结合本国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经济状况和经济发展目标

答案:D

解析:计划经济体制和市场经济体制并非是与某种特定的社会基本经济制度直接对应的资源配置方式,可以选择其中一种,也可以在选择过程中以一种方式为基础进行嫁接变种。但不论一国选择哪种社会资源配置方式,都离不开本国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经济状况和经济发展目标。


7.[单选题]下列要素中,不属于生产力构成要素的是(  )。[2014年真题] 

A.劳动者

B.生产工具

C.生产资料

D.劳动对象

答案:D

解析:生产力的构成包括人和物两大要素:人的要素是指有一定生产经验、劳动技能和科学知识的劳动者;物的要素是指生产资料,其中生产工具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生产工具的变革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主要标志。D项,劳动对象是劳动力作用的对象,因而不能构成生产力的要素。


8.[单选题]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2014年真题] 

A.生产关系的发展变化决定生产力的发展和变革

B.生产力一定要适合生产关系的性质

C.生产力的性质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

D.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是完全对立的

答案:C

解析:A项,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决定着生产关系的发展和变革;BC两项,生产力的性质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有什么样性质的生产力就会有什么样性质的生产关系与之相适应;D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对立统一的。


9.[单选题]资本主义社会制度发展过程中,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标志是(  )的发明和广泛应用。[2014年真题] 

A.蒸汽机

B.信息技术

C.电、电机和内燃机

D.核能技术

答案:C

解析:A项,蒸汽机的发明和广泛应用是第一次科技革命的标志;BD两项,信息技术和核能技术的发明和广泛应用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标志。


10.[单选题]商品经济产生和发展的一般基础是(  )。[2014年真题] 

A.生产资料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B.社会分工

C.社会产品生产相对过剩

D.生产社会化程度提高

答案:B

解析: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包括:①社会分工,这是商品经济产生和发展的一般基础,商人的出现,促进了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发展;②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存在具有独立经济利益的经济实体,这是商品经济产生和发展的根本条件。


11.[单选题]在一定社会形态中占主导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这个社会的(  )。[2013年真题] 

A.上层建筑

B.社会制度

C.意识形态

D.经济基础

答案:D

解析:一定社会形态中占主导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这个社会的经济基础。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并与之相适应的政治、法律制度和社会意识形态,是这个社会的上层建筑。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构成一定的社会形态。


12.[单选题]商品经济产生和发展的根本条件是(  )。[2013年真题] 

A.社会生产的系统化和网络化

B.政府减少对社会经济活动的干预

C.生产要素市场的产生和发展

D.生产资料和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答案:D

解析: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发展是以一定的经济条件为前提的,这些经济条件主要有:①社会分工,这是商品经济产生和发展的一般基础;②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存在具有独立经济利益的经济实体,这是商品经济产生和发展的根本条件。正是因为存在着社会分工以及生产资料和产品分属于不同的所有者,劳动产品才会作为商品来生产和交换,才产生了商品经济。


13.[单选题]人类社会生产的最终目的和动力是(  )。[2011年真题] 

A.生产

B.消费

C.交换

D.分配

答案:B

解析:在社会生产过程中,生产和分配、交换、消费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其中,生产是起决定作用的环节,它决定着分配、交换、消费的对象、方式、数量和性质;分配和交换是联结生产和消费的桥梁和纽带,对生产和消费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消费是最终目的和动力。


14.[单选题]在人类社会发展至今存在的基本经济形态中,为了满足生产者自身需要进行生产的经济形态是(  )。[2011年真题] 

A.市场经济

B.计划经济

C.商品经济

D.自然经济

答案:D

解析:自然经济是为了满足生产者或经济单位自身需要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自给自足是自然经济最基本的经济特征。


15.[单选题]在人类进行物质资料生产所必须具备的劳动资料中,最重要的是(  )。[2010年真题] 

A.生产场所

B.地下矿藏

C.交通道路

D.生产工具

答案:D

解析:劳动资料即劳动手段,主要是指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用以改变和影响劳动对象的一切物质手段和物质条件,包括生产工具、生产场所、道路、运河等,其中最重要的是生产工具。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