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山
在文山的一个周,可以说是过的相当快乐了,每天规律的工作,吃饭,打球,活脱脱成了一个机器人。
今天我们不说别的,就来专门说一下文山的吃,文山也是个多民族的地级市,各种各样的特色小吃应有尽有,但虽然靠近边陲,消费水平却不低,是很奇怪的。
由于我是一个人出差,导致了很多美食根本没办法去尝试,只能尽量把每一顿吃的丰富一些,好在自己饭量还可以(我觉得,我的饭量,真的没有很大吧……)。
傣味大套餐,从左往后分别是凉虾、傣味蘸料、手抓饭、舂黄瓜、舂土豆。主食很少,营养很丰富。
凉虾:原产于湖北宜昌的十分常见的特色的一种小吃,滑糯清爽,柔软清甜。它用大米制浆煮熟,用漏勺漏入凉水盆中而成。因头大尾细形似虾,故此得名。凉虾制成后,再放置红糖水或酸梅汤,是人们消暑的一道甜品。但好像云南各个地方都有这个,我也是从小就吃了。
傣味蘸料:应该是叫番茄喃咪,酸辣是傣味蘸水的一张名片,而这个酸大多不来自醋,而是番茄或柠檬,带着一点东南亚风情。“番茄喃咪”甜中带着酸辣,搭配炸猪皮,清新蔬菜黄瓜、甜笋、白菜,甚至是主食糯米饭,都自有一番小清新风味。将树番茄、西红柿用炭火烧去皮后剁成泥,加入小米辣、香菜、蒜泥,就成了下饭的独门“暗器”。
手抓饭不必多说,只要钱够人多,什么都可以往里加。
舂:读音chōng,意思是把东西放在石臼或乳钵里捣,使破碎或去皮壳。傣味里有舂鸡脚,酸酸辣辣,现在能舂的则更多了。
从左往右分别是黄焖鸡,杂酱凉卷粉,炸口袋豆腐和烧土豆拼盘。
卷粉类似北方的凉皮,在云南也是凉吃,而且每个地方的风味各不相同。在曲靖大多是搭配秘制酸汤,再加上油辣椒,夏天的解暑神器,又凉又酸又辣,肠胃不好的人可不能空腹吃,胃真的受不了……
文山砚山县的凉卷粉又是以花生杂酱位佐料,再搭配油盐酱醋,自制花椒油、油辣子、辣酱、传统水酸菜、精致蒜蓉、过水韭菜等二十余种精心选取制作的佐料
玉溪的凉卷粉,同样杂酱是灵魂!所以得先炒杂酱(猪肉)。准备韭菜切段煮熟备用!搭配酸角汁,加香醋,盐,甜酱油适量调好,加入卷粉,放几勺杂酱,韭菜,香菜拌均匀即可。
各个地方风味各不相同,但依旧是别的省份难以吃到的美味!
从左到右的分别是:舂素菜拼盘、黄焖鸡、舂口袋豆腐、舂卷粉(又是一种卷粉的做法)。
从左到右分别是:狼牙土豆(和一众特色比起来,土豆显得过于平平无奇了)、文山特色酸菜饭,凉虾。
这是文山市内一家很有名的烧烤,叫酸牛肉。从左到右分别是:炸口袋土豆、酸汤牛脑、酸牛肉串、炸豆腐,黑色的汤我实在不知道是干嘛用的……
第一次吃酸汤牛脑,比那种烤脑花更加清爽,但不宜多吃,一是为了健康;二是吃多了它本味的腥气又会出现,难以接受。
文山真的是一个很适合生活(养老)的城市,房价不高,城市里民俗,饮食文化丰富,没啥生活压力。这从某些角度上也成了它体育文化氛围特别好的原因之一。
在其他地方是见不到如此大规模的人群在晚饭后去运动的,而且很多开放的体育馆和体育公园,都是完全免费。
晚上我去盘龙体育馆打球,那里聚集了男女老少各种年龄段的人,大家都很友好,甚至八九队,十队人也能在一个场打。每次打球的过程中都不用愁没水喝,因为总会有人请大家喝水。
这样的城市,谁不爱呢?
某天的晚霞,就这么藏在建筑背后,露出一点。
新找的酒店,拉开窗帘便能看到文笔塔,窗帘褶皱的反光映在画面上,给这照片增添了一丝年代感。
看着不同时候的文笔塔,想着第一次来文山爬上去的时候,确是一点也不想去爬了……
那天在外面调研,走着走着来到了这座桥上,看着底下的河水和旁边明显有些年代的楼房,我脑海里顿时有一种熟悉的感觉,仔细一想才惊讶地发现,这个我做过的一个梦简直太像了!
具体是什么梦我忘记了,我就记得梦里洪水,也是这样的桥,河水和楼房,洪水直接没过了楼房,我们没有地方去,只能在湍急又裹满泥沙的洪水中游泳。
特别是这座老旧的楼房和这样的分流,和梦里简直一模一样!!
这样的事情已经不是在我身上第一次发生了,有时候第一次去到一个地方,总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而且很多时候这种感觉是没有来源的,人的大脑真的深不可测!
文山砚山县
6月13号刚从文山回到昆明,虽然在文山天天吃外卖,也挺有滋味,但是还是想正经吃点,于是乎当天晚上跟堂弟一起吃了个涮牛肉。
别提多有滋味了!!
本来打算14号要去通海出差,结果公司临时有事,我又去到了砚山。
砚山是文山底下的一个县级市,之前只是经过,从没来过,这次匆匆来办事,加上一直在下雨,也没有好好在城里转一转。
不过来的车上跟同乘的小哥一块聊天,还是能感觉到砚山的发展的。小哥本地人,在秘鲁工作,他说他两年没回来了,感觉都变了,找不到路了,这让我想到了我老家,好像每次回去都和之前不太一样了。
不过这趟短暂的出差重点不在这里!
15号办完事,由于砚山没有高铁,只能坐网约车,于是我在平台上下了个单,便找了家霸王茶姬坐着等车了。
本来下午四点半的车,硬是拖到了五点半才来接我,结果没上高速多大会,车坏了!!
司机大哥的电动车,突然跑不起来了,平地上也只有50码,于是找了个收费站先下去了。
就这样,我们在收费站等了快两个小时,重新派的车才终于来接我们。
不过也就是这样,我又见到了一次很美的晚霞。
路边的狗尾巴草,总觉得非常好看,却怎么也拍不出好看的照片来。
那天刚刚下过暴雨,云彩还未散开,蓝天和阳光都试图从厚厚的云层中透向大地。
调整了曝光度之后,虽然环境都成了剪影,但也更加能够突显出晚霞的细节来。
等到回到昆明时,已经是十一点半了,我吃了早饭后啥都没吃过,已经饿得肚子直叫,前胸贴后背了!
于是,我和我弟又赶着疯狂星期四的尾巴,疯狂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