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跟娟聊了会天,问她是不是已经回加拿大了,她说回去了,可能过年还要回来,两个孩子在国外嗷嗷待哺,一双父母在国内病重等着她照顾,来回跑的脱掉一层皮,每天睁开眼就是哭闹声,病痛声,和看着辛辛苦苦挣的钱像被碎纸机一张张碎掉的感觉。
我想象着那种上老下小的生活带来的全盘压力,骨肉亲情迫使人到中年的独生子女分身乏术,恨不得有三头六臂才能面对生活的种种刁难。
我有时候在想,历史留给了独生子女什么,集万千宠爱与关心于一身,又集万千孤独与压力于一身。这一代曾经在儿时被父母祖辈宠成蜜罐里的孩子,夹着灼热梦想的社会主义青年,面临着房价就业的时代巨变,也许从未想过而立之年后,会被生活劈头盖脸的压力全盘还了回去。
有一次看见知乎上讨论,独生子女是一种怎样的体验,有人回答,“不敢死,不敢远行,特别想赚钱,因为他们只有我。”,这句话应该戳中了每个独生子女的心声,至少于我是感同深受。
我从读书时就希望长大后一定要离开父母,我看着我父亲母亲在那个狭小的圈子里每天按部就班的上班下班,每天把如果不好好读书长大就会怎样怎样,我们这么辛苦都是为了你之类的话放在耳边,把全部的希望都投注在作为独生子女的我一个人身上。我常常羡慕表姐家里三个姐妹打打笑笑的没有约束,而我多数时候都因为没人玩耍被反锁在房间里。
儿时有一次意外和母亲走丢,我自己摸回家的时候发现母亲还没回来,然后父亲又去把母亲找回来,母亲见到我的时候抱着我边哭边打,那种害怕失去的感觉在只有一个孩子的母亲心里埋下了颗担心的种子。
直到我毕业离开家,每次回老家的时候,母亲出门,如果我自己在家里,她仍然习惯用反锁的方式怕我丢了一样,这让我感觉到了亲情的束缚。而和父母在一起的时间里,同样和每个独生子女有一样的感觉,晚归的时候总是接到爸妈疯狂的电话短信;十一点钟后睡觉,母亲总会一遍遍敲响我房门叮嘱休息;生活里略过任何一餐,都会收到父母亲的关怀是不是哪里做的不合口味。
作家蒋勋说,“母爱有时候也是一种暴力,尽管我和我的妈妈很亲,但母爱有的时候真是暴力,因为她不知道这个爱对于一个青少年来说是多大的负担。”
亲情留给独生子女的束缚压力,是在成年后发现,越是要远行,越是无法远行。
我人生中第一次发现永远不能离开父母太远,是得知母亲患了重病必须动手术的时候,因为路程的遥远无法在第一时间守在身边,好在父亲身体还好一直跟着照顾,而我因为工作,也只能匆匆过去陪上几天再回来。
当时我看见虚弱的母亲和无助的父亲日益衰老的脸庞,我知道母亲刚刚经历了生死攸关的大手术,我也知道父亲在没有人出主意的时候刚刚经历的紧张害怕,我才意识到,独生子女已经成长为家里唯一的顶梁柱。
而当我每次远行离家,就像一只挣脱了牢笼的鸟,迅速地投奔了天空的热闹,却忽略了父母的近况感受。
没有我在身边的他们,生活无聊而空洞,我不在家这一事实让他们失去了生活的目标,曾经每日为我准备三餐看我长高的日子,曾经每天清晨送我上学夜晚亮灯等我回家的日子,曾经每次火车站目光迎接挥送我的日子,岁月统统都将它们剥夺了去。
我第一次体会到独生子女父母的孤独,是我买了房子把父母接来苏州住的时候,有一段时间老家有事父亲回去了,母亲不愿意回去,希望能陪我帮我做饭。
因为只有母亲一个人在这边,她每天早上一个人出行去买菜,白天一个人在家,唯一要做的事情就是等我,我每次看到她的时候都觉得她所有的精力都不得不全放在我的身上。
除了她眼睛里藏着的孤独,我还能感受到他们这个年纪的老人在大城市里无法接受时代变迁的恐慌感,他们确实已经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了。
因为年轻时候缺失的教育,加上这个时代信息指数级的发展,每一样新生事物的出现都让他们难以接受,如果没有人陪在身边,他们面临的时代赋予他们的困难可能比我们小时候还要可怕。
有一次我在教父亲用微信教了好久还是没有教会,因为他实在无法习惯触摸屏幕,尽管我有心里准备和耐心,但还是着急反感了,然后我看见父亲很委屈的说,让我再学一学。
那句话让我感受到了他们的害怕,我忽然在想,如果未来社会的发展让他们在遇到更多不懂的问题时,身边没有一个愿意帮助他们的人该是多么的孤独。而我知道,当这样的事情发生时,只有我也唯有作为独生子女的我,必须要在他们的身边,这是历史留给独生子女应该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开放二胎政策以后,我身边很多麻麻都生了二胎,她们有些生活环境并没有好到完全没有压力,我曾经问过她们,为什么还要在如此巨大的生存压力下坚持生两个孩子,她们的回答是,
就是因为自己经历过独生子女的成长,才希望下一代是两个,因为独生子女太孤独太艰难了。
作者 | 影秋千
插画 | 影秋千
公众号 | 影秋千(yqq_caoying)
关注该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