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老师教学水平的高低,取决于老师对课本的研究水平,取决于老师对工作的敬业态度,取决于老师如何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能吸引学生的眼球,让自己的讲课生动有趣,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感到快乐。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有些数学题老师用抽象的思维方式让孩子很难理解,如果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创设有趣的情境,让学生从抽象思维中变成直观思维,孩子很快能理解题意,达到神奇的教学效果。下面我举2个例题,浅谈我在教学过程中,怎样为学生创设有趣的情境,让孩子由抽象思维变成直观思维。
例1,一桶油连桶重6o千克,用去油的3/5后,油连桶重30千克,这桶油净重多少千克?
像这道六年级数学题,用抽象思维的方式,让一个小学生很难理解,我拿两个杯子,假设杯子和水就是油桶和油,将一个杯子倒满水,然后将杯中的水倒出3/5放入另一个水杯后,剩下的水和杯就是倒出3/5后的油和油桶的重量,这样就可以引导学生思维这个3/5杯水就相当于倒出3/5的油,也就是用去的油重量,即3/5是用去的油的对应分率。而倒出的油重量是6o一3o=30(千克),也就是说这个3o千克的对应分率是3/5。所以这桶油的净重可以
列综合算式为:
(60一30)÷3/5=50(千克)
例2,小华爬楼梯,每爬一层耗时3/5分钟,小华从一楼爬到六楼总共要几分钟?
这道题看起来简单,学生却往往容易做错,这里我要学生从一楼爬至六楼,问学生到底爬了几层楼?学生从一楼爬至六楼后,回答我,只爬了5层楼,学生明白了从一楼到六楼实际只爬了5层楼,那么这道题,解答就很简单:
3/5X5=3(分钟)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善于创设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由抽象思维演变成直观思维,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如语文教学中,让学生理解“秋高气爽”这个词语的含义,也可以带领孩子在蓝蓝的天空下,自己体会秋高和气爽的感觉,再讲解词义;写游记,老师带领学生先“春游”或“秋游”某一个景点,让孩子去亲自感受一下景点的自然风光,总比孩子在家闭门造车写出的游记更为精彩,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