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科普连载--太阳和月亮

太阳是地球的“母亲”,可以说是暂时的母亲,因为地球并非太阳创造,但地球依附于太阳,太阳拥有足够多的能量,其一秒辐射出的能量,如果能用某种方式收集起来,足以满足地球5亿年的能源需求。

它是一颗恒星,是我们地球附近最狂暴的天体。

它距离我们一亿五千公里。

它是生命之源。

太阳,图片来自NASA

不幸的是,太阳将会在50亿年之后迅速膨胀,然后爆炸,融化周围的行星。更不幸的是,银河系将在40亿年后“灭亡”。而这似乎都不算灾难,因为这实在是太遥远了,那么我们还是先到太阳的内部一探究竟吧。

为了方便,我们假设你不会被太阳给烤熟,假设你只有意识的存在进入太阳内部。太阳的内部,日核。温度高达760万℃。在其中,你能看到的是构成你身体的原子。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条件。其中最小的一个成员叫做氢原子,第二是氦原子,然后才是其他各种元素。前两种原子加起来构成了已知宇宙的百分之98的物质。在日核处,到处都有足够多的氢原子,而他们在周围高能的情况下,电子被松开,只剩下孤独的原子核,这里压力足够大,迫使他们融合成更大的原子,这就是热核聚变。热核聚变形成了更重的原子:氧原子,银原子……

热核聚变需要一个必要条件——巨大的能量,而这巨大能量的来源便是太阳自身的引力。

可喜的是,地球上所有重原子都是由某颗恒星创造,而太阳也在不断的释放能量。而你困惑的是,恒星会死亡吗?当然,如果没有这种自然性的燃烧到死亡,构成我们的物质将无法释放,生命也就无法诞生,世上的原子都会被锁在恒星内部。恒星死亡后,所有原子崩裂而出,所以,我们推断,太阳是一颗第二代或者第三代恒星。第一代恒星已经爆炸过,它们的星辰才变成了太阳,地球和我们。而这种燃烧必然会让太阳逐渐变小以至于坍缩,但事实却并非如此,甚至在后期还会膨胀。这是因为核聚变释放巨大的能量,这些能量必须往外扩张,最后,这种核聚变向外扩张的能量与引力带来的向内压缩的能量平衡,这就是我们目前恒星稳定的原因。最终,引力将打破平衡引发太阳向内坍缩,直到核聚变再次被点燃,这次点燃不再只是内核,而是表面。这时,太阳表面将被推开,直至爆炸,形成星云,以及重原子。

另外,这里要说的是,太阳从未“燃烧”,太阳是一大团发光的等离子体(原子核与电子分离的物质),这种光、热与能量大规模释放就是恒星之所以发光的原因。

月球,图片来源见水印

说完了太阳,我们再来看看我们的卫星——月亮。在地球上,人类仰望星空大概能看到大约几百颗恒星,但在月球上,你大约能看到几千颗甚至几万颗,这只是因为月球没有大气层。而你在月球上看到的无数坑坑洼洼,这都是岁月沧桑的痕迹。实际上,那些伤痕的打击同样打击过地球,只是地球的伤痕已经愈合,因为我们的世界有生命的存在,用不断变化的土壤将我们的过往深深掩埋。

​月球又是如何产生的呢?大约40亿年前,地球与一颗火星大小的行星相撞(那时行星还没有如今这样按各自轨道规则行进),随后的几亿年,碎片和星云聚到一起,形成了月球。当然,那时地球还是一片荒芜,没有人烟,没有生命,而如果没有这次相撞,就没有我们如今看到“阴晴圆缺”的月亮,就不会有众多游子所寄托乡愁的明月,当然,也就没有潮汐,因此,也许也没有如今的我们。

了解了太阳和月亮,我们就要扩展我们的视野,看看我们浩渺的星系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太阳是银河系中极其普通、极不显眼的一颗恒星。拥有9个行星、数十个卫星其它一些小型天体。在太阳的第3个行星上诞生了生...
    桂文凯5542阅读 1,040评论 1 2
  • 1860年英法联军劫掠、火烧圆明园后,圆明园四十景仍剩下超过13处的景观,山形水系也并未破坏。此后100多年...
    桂文凯5542阅读 647评论 0 0
  • 2017年的简书日更是我做过最有意义的事情之一。它的重要性不在于我写了365篇短文,也不在于写了43万字,和能力的...
    雒渭阅读 320评论 13 5
  • 而在引入扩展之后,其他app可以与扩展进行数据交换。基于安全和性能的考虑,每一个扩展运行在一个单独的进程中,它拥有...
    孙健会员阅读 5,823评论 1 11
  • mark下,因为公司项目服务器是用Ruby写的,用的是RSA加密,就尝试下用PHP去读取。T.T,感觉PHP写法比...
    梁景华Joshua_阅读 804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