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翻译】孔子说:“人如果不行仁德,礼还有什么规范作用呢?人如果不行仁德,乐还有什么教化作用呢?”
【我的理解】
此章依旧是孔子探讨“礼乐”文化,较之前两章,本章已经开始深入到核心,即礼乐的核心是内在的仁爱。
换而言之,礼乐是外在的形式,是可变的。人内在的修养,才是真正的根本,是不会因时代而改变的。
此说实在切中了核心问题。我们当知,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制度和社会价值观,这些构成了一个时代的特点,也构成了一个时代的文化表现。而这些,就像日月更替,四季更迭一般,都在不断变化。唯一不变的,是人本身的自然反应。
孔子在此讲的是“仁”,即是孟子说的恻隐之心。此种心态,不管是何种人,何种文化,都在人的内心里,不曾变过。只是外在的表现行为不同。
如,有人拾得一弃婴,尽心抚养是仁爱。有人为了救众人,杀了强盗,这也是仁爱。
救人是仁,杀人也是仁。外在表现不同,但其核心却是一样的。救人和杀人,就像随着时代不同而变迁的礼乐制度,制度没有好坏,只看人的出发点和制度造成的后果是好是坏。
学习儒家的文化,也要懂得这样的观念,而不能只做个行为上的君子。光有行为而缺乏内核,不知变通,很容易变成刁钻刻板,变得极端无情。
更不能将这些文化,用来评判他人。中国人说“百善孝为先,论心不论迹”,也是这样的道理,富家公子硬是要以自己的标准,来衡量穷家子弟的孝心,便成了无情的刁钻,不能体察人心的自私者。
我们也要谨慎对待这样的情况,以免发生在自己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