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讲管杀不管埋的,都是“搅屎棍”。
文/海纳百川8090
言,
似悟非真未破难。
汤虽暖,
溺久误流年。
当下时常会遭遇各种看似贴心却毫无实际效用的“心灵慰藉”。
凡是那些只能与你共情,却拿不出现实解决方案,只知道灌输负能量、制造焦虑的,不管是人还是事,大脑都应果断将其屏蔽。就如同我们所熟知的那些鸡汤鸭汤,乍一听,似乎句句在理,可实际上,不过是巧妙运用共情话术来投你所好罢了。它们深谙此道,一遍不能打动你,就来两遍,这点不契合你,就换那点,总有那么一刻或者一款能让你深陷其中。然而,其共性便是永远缺失现实的解决路径。
随便举例子“不要去吃苦,去吃苦就有吃不完的苦”来说,是不是很顺耳很舒心,是不是瞬间就觉得与自己的内心产生了共鸣,表示可以认同?但这恰恰就是话术的精妙之处,它精准地拿捏住了人性中的惰性,对所有人都能产生共情效应。那些缺乏认知力的人,极易被其牵着鼻子走,久而久之,便会在不知不觉中沦为空想坐享其成、不再愿付出却妄图利益最大化的群体中的一员。等到岁月悄然流逝,回首往昔,只剩下无尽的懊悔与遗憾。
试问,这样的话术可曾给予我们哪怕一丝一毫的现实解决方案?答案显然是否定的。这便是鸡汤文案的典型特征,如果你想,也可以熬制很多碗出来。倘若你难以辨别,那也无妨,只需在听到类似话语时,淡然一笑,无需与其争辩,因为后面还有层出不穷的话术在等着你。此时,一刀切的策略无疑是最佳的避坑法宝。
诸如此类的话语或观点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甚至身边最亲近的父母、挚友都有可能在不经意间向自己传递着。在这个信息洪流的时代,我们务必提升认知、清醒自我、坚守本真,切不可人云亦云。
此外,鸡汤鸭汤还有一大显著特征,那就是针对人性下手,极易扩大化。它们所涵盖的范围极为广泛,几乎能够适用于一个、几个乃至所有群体,其效果要么是引发共情,要么就是制造对立。可最终的结果呢?非但不能解决任何实际问题,反而会使矛盾进一步激化,让焦虑如影随形。
最可气又可笑的是,熬汤的人自己不喝,顺手还把汤钱收了!
正能量是啥?除了负能量几乎都是。
但凡能与你共情的,却没有现实的解决方案,除了赋予你负能量且制造焦虑以外,大脑统统屏蔽掉就行了,包括身边所有的人与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