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非常有思考的价值并且有一定的前瞻性,我们国家经济发展非常迅速,成为第二大经济体,产业结构在逐步发生转变,第三产业的比重会不断的提高,其中金融业是一块很大的比重,可参考美英等发达国家的金融业的状态,一对比,我们实在落伍很多。但是慢慢也会不同了,而且是从内部催生的问题,国民储蓄越来越多,理财的意识和需求越来越强,国家也在逐步开放,和促进这个行业。
我们是“摸着石头过河的”,产业的转变升级,理财的需求催生着新的事物,但是一些配套的东西我们不具备。首先便是教育,中国的教育体验了一个回合,它有欠缺的东西,变化缓慢的教学内容跟不上时代的需求是一个很大的矛盾,这似乎可以理解,但不努力去改变就不是很理解了。教育中对理财的知识普及得是非常初浅的,是跟不上需要的,图书馆、书店中的金融或理财专栏的书籍,难以找到几本值得看的,还是外来翻译的,绝大部分教人如何有规矩的赔钱,其中奥妙难以觉察。
相关金融公司,交易平台(券商)等,他们推送的行情分析、资讯、交易的理念等等,基本上是误导,不误导就跟自己的利益冲突了,随便打开一个券商软件,里面的文字明显感到欲火中烧,恨不得你把钱早点赔进去;财经资讯的平台,就图个大伙的流量,尤其是吸引眼球,瞎渲染的文章也会误导人,这样的文章铺天盖地,都向你砸过去,永远也摸不着头脑。
国家这样的监管完善嘛,基本上都是事后处理的,各种P2P平台的跑路,动不动就几百亿的,各种山寨数字货币,ICO,MMM变着玩的庞氏骗局等等,都是饱学之士参与其中,这值得我们反思、忧虑,同时也要看到机会。
股市,是我们比较熟悉的,但大多是坏的名声,这很正常,我们才发展几十年,不成熟的机制、尤其是不成熟的股民、不成熟的金融教育,结果会有好名声嘛?
这是一个经济转型初期,和这个行业发展初期,都有可能遇到的问题,也便是在这种初期,才有我们实现价值的机会。
这种混乱朦胧的阶段,市场有两个大的痛点有待开发:
一、补教育:金融交易,真经难求,在这个匮乏的市场极有价值;
二、靠谱的资管产品:市场极稀缺,因此给的分红很少,年化3-6%;和资金方直接对接,一手的分红,这便是价值。
个人认为,基于国情,这至少有半个世纪的高速发展期,属于风口,希望有识之士一起去把握。
邹黄林
2019年2月6日星期三
于惠东双月湾
�p��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