莉迪亚死了,可他们还不知道。
莉迪亚是家中老二,李先生和李太太的掌上明珠,她遗传了母亲的蓝眼睛和父亲的黑头发。父母深信,莉迪亚一定能实现他们无法实现的梦想。莉迪亚的尸体被发现后,她的父亲内疚不已,母亲则一心报复。莉迪亚的哥哥觉得,隔壁的坏小子铁定脱不了关系,只有莉迪亚的妹妹看得一清二楚,而且,她很可能是唯一知道真相的人……
如果母亲没在外婆去世后,从琐碎的生活中重拾旧梦就不会离家出走,这样莉迪亚兴许不会在十六岁的年纪沉入湖底。
期盼母亲回来的莉迪亚默默许下承诺,如果母亲回家,她会无条件的顺从家人的安排。 母亲离家两个月,一心当医生的她在即将获得学位时发现自己怀孕了,不得不重回家庭。莉迪亚从此过上了母亲为之安排的医生成长之路,跳级修读高年级物理课,每年的生日礼物都是各种各样的生物学,医学书籍……
虽然莉迪亚承载了家里所有的疼爱,但这也让她感觉难堪重负。不愿破碎母亲梦想的莉迪亚一直欺骗家里,表现出既热爱当医生又刻苦学习的样子。 身心俱疲的莉迪亚唯一的慰藉来自不被父母关注的哥哥内斯的安慰,得知哥哥要去哈佛上学,即将逃脱这个家庭时,莉迪亚内心几近崩溃,不堪重负的莉迪亚开始破罐子破摔,自甘堕落,以致后来在一个寂静的午夜走入湖中……
莉迪亚的父亲是中国人,母亲是美国人,上世纪六十年代的美国,种族歧视还很严重,莉迪亚作为混血孩子在学校里和同学关系并不怎么好,父亲内心深处也因这种特殊的身份敏感多疑。正是这种内心的敏感,驱使父亲不顾一切的鼓励孩子去融入集体,事实上对自己孩子的内心世界一直从未真正理解。
我们这一代也是寄托父辈期待的一群人,想想一路走来,人生关键的路口都是长辈们给指派的决策。小的时候既没反抗的勇气也没为自己争取的意识,自己那个时候倒是没人管,跟着同龄人的节奏亦步亦趋地过着“正常人”的生活。高中文理科分班的时候算是以后生活的一个岔路口,我唯一感兴趣的是文学类课程,虽然没展现什么过人之处,但不至于整天对着课本发呆。长辈们觉得理科以后好考大学,未来好就业,分班的时候义无反顾地进了理科班。确实是这样,我们同年级二十九个班,文科班只有六个。 高考填志愿的时候,我希望自己能去一个喜欢的地方,临填志愿前几个小时,在父亲千里之外的电话叮嘱下改成了父亲中意的志愿……
我算是同龄人之中较为反叛的了,回头一看才发现人生每个节点又都顺从了命运的安排。每每想起这件事,都觉得即无奈又愤恨。 一直困惑现在的困境有多少是出于自己的软弱,又有多少是外界的影响。每个地方都有靠自己的努力,光鲜亮丽的人,其实最大的矛盾还是自己对过往生活的不负责造成的。但如果在那些心智不成熟又需要做出选择的当口,长辈们扮演的是一个咨询者而不是决策者的角色,我想年轻一代未来的生活会好过许多。
16岁的莉迪亚在家庭的压力之下内心已经承载了太多她本不需要承受的苦痛,她还没能等到有勇气说拒绝的年纪便走入了人生的极端。 沉入湖底的那声“无声告白”平静却又振聋发聩。
阅读这本书的时候无意中看到之前自己从其他书籍上摘录的一段话。
凡做一件事前先问自己,这件事是我自己真的想做的,还是别人想让我做。如果是别人想让你做的,你就要掂量一下是否值得去做和你是否有条件去做,包括时间、精力、兴趣。
——王小慧《视觉日记》
我反思了一下即将来临的考研,想了好久,才发现自己又回到了之前的那种困境之中。
看着莉迪亚一家的故事,却一直在反思自己的成长过程。大学里父亲曾经想过给我转专业的问题,我觉得从一个工科专业跳到另一个工科专业大同小异,便没应允。大学几年彻底荒废了学业,除过困惑迷茫时努力阅读的几本屈指可数的书籍没干过什么值得一提的事。每次在家里问到学习时,都遮遮掩掩,好多课程无法正常通过,却从来没和家里提起过。
既没勇气也不知从何说起,普通家庭的教育模式就是每个关键节点家长们会告诉我们该怎么做,完了他们也不怎么关心你这一阶段到底是怎么度过的。 我庆幸自己没像莉迪亚那样走入生命的极端,我想也是时候进行一次内心的告白了。
去想想以后的生活,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
《无声告白》——[美]伍琦诗(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