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星星”事件的曝出让我们意识到,这个世界有你不知道的危险正在逼近孩子。
还记得在李星星事件刚刚出来的时候,网友们为了力挺那个被伤害的孩子,纷纷分享自己的经历,让李星星知道她不是唯一的受害者。
有个小姐姐,小的时候在表哥的哄骗下一起“玩游戏”,无知的她还真的以为是游戏,长大之后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这段儿时的经历至今在她的心里蒙上了一层阴影。
前不久新闻报道出四川某中学的男教师利用职务便利,在长达十年的时间里性侵了二十多名男生,即便是那些男生去了外地上大学,该教师还会找借口和那些男生们保持不当关系。
到底还有多少孩子还在经历着性侵,有多少成人生活在儿时被性侵的阴影里,他们大多都是沉默的羔羊。
是他们懦弱吗?不是!
是亲近的人的态度让他们放弃了求助。而继续保持的沉默则使得那些施害者变本加厉。
心理学上有一个名词叫做“测试气球”,孩子们会抛出一些“气球”试探父母的反应。
当父母的反应让他们害怕退缩时,就永远不敢再提及这件事,也不会再依赖父母,而是默默承受。
还记得台湾女作家林奕含在13岁被补习班老师性侵,事后她小心翼翼问母亲:“如果同学被性侵,您怎么看?”
母亲说:“一定是那个女生很骚。”
当她再次试探母亲:“我们家教里好像没有性教育。”
母亲回答说:“什么性教育?性教育是给那些需要性的人。”
遭到性侵的孩子那么的无助惶恐,而母亲的回答彻底让她放弃了求助的念头,任由这些痛苦放大到极致,最后直到绝望,26岁林奕含结束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很多家长都觉得性侵离自己的孩子十分遥远,属于小概率事件。
而据权威报告现实,未成年里有近8%的男生和近20%的女生都遭到过性侵!
这绝不是骇人听闻,那些保持沉默的被性侵者可能会更多!
令人揪心的是那些遭受性侵的孩子们大多就像林奕含一样,在“气球”被戳破之后,独自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和痛苦。
有人说,保护未成年人就要从小教导女孩子们学会保护自己。
可是让女孩如何保护自己呢?普及性教育知识吗?但是面对力量悬殊的成年男性该怎么办?被伤害了之后又该怎么办?
即便是法律站在保护未成年的立场上,还不是被那些人钻了空子!
如果我们的孩子被伤害了我们又该怎么办?
只是教导女孩如何保护自己吗?为什么不教育男孩不要轻易伤害别人。
那些为人父母们为什么不能通过孩子抛出的“气球”看到其背后的真相呢?
还有社会上对于被伤害孩子们的指责声音,请收起你们的偏见。
那些指责被性侵孩子“小小年纪学会勾人”“穿得太短活该”的人,请收起你们的狡辩。
那些受害者是值得被同情的,真正该被指责的是施害者的扭曲和人性的丧失!
被伤害的孩子们,错的不是你们,而是那些披着人皮的怪兽。
李星星事件的热度已经渐渐消退,可是隐藏在背后有多少个李星星呢?
我们的孩子还要经历多少磨难才能茁壮成长呢?
不管如何,我们的孩子都是值得被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