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去工作回来已经十点多,安顿好孩子洗澡睡觉已经很晚了。自己洗个澡敷一片面膜时间已经来到零点,赶紧休息结束一天的工作生活。
早晨6:30在闹钟声中醒来,想到今天虽然周末,但是8:30灏灏要去跆拳道馆,于是走进厨房准备做早餐,却见一水池的碗筷脏兮兮的躺在那没有洗,心里顿生不愉悦:这么大个儿子,吃了晚饭也不帮忙收拾一下,一点也不知道体谅妈妈……一边自己收拾好心情,一边慢慢把碗筷清洗,把灶台收拾好,然后煮粥、煎南瓜饼,准备早餐给孩子们吃。
我是一个容易自我反省也喜欢思考的人,在洗碗收拾厨房的时候我会与自己对话:是啊,每个人都享受美食带给我们满足愉悦感,可是大家都害怕收拾烹饪后的一片狼藉。就如爱情,我们都很享受其中的美好与快乐,却难以面对两个人在冲突后的相互理解和包容。这让我想起和孩子爸爸的婚姻,我们都想拥有自己的思维空间和掌控对方的行为,却最终无法获得平衡,使关系良好的维持下去。
准备好早餐,时间已经来到八点,大儿子还在房间睡觉,心里好不容易安抚好的情绪又被孩子睡懒觉而带有愠色。于是敲他房间的门,示意他起床。(下学期准备回学校去,必须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
一边忙碌的收拾厨房的残局,一边催小儿子快一点吃,嘴里还忍不住的数落起大儿子:“妈妈工作的比较忙,你在家里吃过饭帮忙厨房整理一下,一家人多相互体谅帮忙,不能只顾自己……”,巴拉巴拉一串。我承认,那一刻自己心情确实不太好,但是此刻我若不说,也许孩子就会理所当然的享受妈妈的辛苦劳动而不理解体谅。然而,我的行为和语言并没有使他认识到错误,他并没有理会我,而是又悠哉悠哉的走回自己的房间……留下我忙乱地整理好一切带小宝去兴趣班。
也许,作为有过家庭的人脑子里都会有过这样的画面,这就是一个家庭普普通通的日常。可是,这样日复一日的日常摧毁了多少个家庭的信心和耐心?又有多少个家庭因此而分道扬镳?
在坐摩的送小宝去兴趣班的路上,我这样思考着。于是决定回来找大儿子好好聊聊。我让摩的师傅掉头回来,刚到楼下,看到儿子的语言:“还回来吗?不回来我把桌子收掉了!”我赶紧回答:“妈妈在楼下了,就上来。”
回到楼上,我看到孩子在厨房自己煮面线糊吃。我走过去对他说:“对不起,妈妈早上有些情绪不太好,因为一早起来看见水池里一池子的脏碗筷,让我很不舒服。”儿子说:“我不高兴是因为你说我只顾自己……”看得出,虽然我刚才在表达自己的观点,可是孩子却有他自己的想法。于是明白自己不对的地方,向对方道歉:“也许妈妈只是在表达一个家庭互助的道理,但你需要的只是妈妈交代你以后帮忙把厨房收拾一下,是吗?”他说:“是!”通过一场简单的交流,我们都相视一笑,没有芥蒂。
也许,这就是锅碗瓢盆里的智慧!一边与不完美的生活和解,一边思考反省向前!也许,只有经历过婚姻挫败的人,才会明白这些道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