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城西楼晚眺
许浑
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许浑,祖籍安州安陆,寓居润州,晚唐诗人。写此诗时正在长安为官。半生仕宦飘零,一上高城,便有如后世周邦彦“登临望故国,谁识京华倦色”的慨叹。“万里”者,云故乡渺远,思故国之情亦抑塞天地。因含此情,目之所触,万物莫不有故乡影子。汀州为南方物景,关中所无,此处云“似”,是因蒹葭杨柳联想至汀州。此一描绘,使思情形象化,更可见思之深。余数年前曾登茂陵高处四望,见麦田莽阔,烟树渺然,今读此诗,乃体会诗人用笔准确。而此句三种物象为古诗中表相思之句,各有典故,与此时情景万分贴切,深可玩味。
伫望良久,日已沉阁。上句“溪云初起”,下句已“山雨欲来”,可见风云聚合之速。思望之人,于大风中高楼上,不觉心惊。其有飘飘欲坠之感乎?
颔联之妙,却在“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读此二句,读者方感其故国之情,难料诗人之笔已渐移其意矣。“溪云初起”、“山雨欲来”上承远眺,而“日沉阁”“风满楼”已将笔墨重点移至楼上本身。楼阁者,题目中之咸阳,故秦都也,秦据此而吞天下,功成之日,败端亦启,咸阳宫为项氏焚毁,不过数年间事。然非独秦,汉宫有存乎?唯今只有绿芜鸟下,黄叶蝉鸣。兴亡多少事,一时涌见于诗人心目中。非通“楼阁”关节,则颈联之出颇显突兀。
“莫问当年事”,问须有对象方可。供职闲暇之时,诗人款款而行至此地,垂问父老,父老多言当年事,故有登楼怀古之举,此亦平常情,胡云“莫问”?盖诗人所处之世,战乱频繁,风雨飘摇,唐宫室亦遭逢数劫,如老杜云“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之情景。似秦汉之盛唐者,早已如前朝往事矣。士人空余一腔热情,无力回天。此正诗人深痛郁积于心者也,未能问者也。奈何渭水万年东流,流尽人物,流尽历史哉!
《诗经》:“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诗经》:“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诗经》:“搴汀洲兮杜若,将以遗兮远者。”
许浑有《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红叶晚萧萧,长亭酒一瓢。残云归太华,疏雨过中条。树色随山迥,河声入海遥。帝乡明日到,犹自梦渔樵。”另有《谢亭送别》:“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