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原生家庭
百度百科说:原生家庭是指自己出生和成长的家庭。这家庭的气氛,传统习惯,子女在家庭角色上的学习效仿对象,家人互动的关系等,都影响子女日后在自己新家庭中的表现。人要认识到自己原生家庭的影响,才不致将原生家庭一些负面的元素带到新家庭里去。
我们和我们的原生家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这种联系对我们成人以后的生活仍然会有深远的影响。特别是在我们中国,古老的文化传统特别讲求孝道,我们会跟我们的原生家庭发生更多的联系,受到更多的影响。
那么,是不是我们遇到困难、有心理问题、人生不够如意的时候都要去抱怨原生家庭、自己完全没有责任呢?显然是不对的。看上去并不那么好的原生家庭,照样可以培养出优秀的孩子。比如奥巴马,从小父母离异,他由妈妈一个人带大,他也曾经有过比较麻烦的青春期逆反,但是他最终成长为美国总统。
原生家庭并不是一个什么都能装的筐。很多时候问题其实跟我们自己有关,不断地认识自己成长自己,是解决自己问题的关键。
02
观察认识自己的原生家庭
如果能感受到自己的原生家庭对自己有一些负性的影响,我们可以去用心地观察自己的原生家庭,发现其不良的运行模式,从而在新生家庭中可以尝试改变。David Eckman在《人生技巧》这本书中将家庭分为三大类型。
(1)健康家庭
健康的家庭有积极的自我认同、家庭成员感到被爱、被喜欢、自在、信任别人、 会管理情绪,并且知道如何安慰别人及接受安慰。
(2)注重表现的家庭
注重表现的家庭中出来的孩子不清楚自己的人格,他们渴望成功只是为了父母脸上有光,孩子的价值和地位取决于他们的表现,而表现的好坏要看父母的期望,而非孩子固有能力的发挥。
孩子常常有本能的信念:我本人和实际状况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遵守一切规条,好好表现,因为表现比诚实重要。知识学得越多越好,工作越卖力越好,知识和努力比发现自己能够轻易做好某类工作的快乐更重要。
(3)运作不良的家庭
运作不良的家庭中的孩子常常压力很大,很不幸福,可能父母会不停地吵架、沉溺瘾癖、常常陷入愤怒或抑郁。孩子的自我认识要么很负面,要么根本不存在。孩子会有人际关系的疏离,敏感,警惕,怀疑,尽管有时候这些警觉是毫无道理的。
03
原生家庭模式的代际遗传
精神分析的鼻祖弗洛伊德在1920年发表的论文《超越快乐原则》中提出了“强迫性重复”这个概念,当时是指儿童不断重复某些动作,重复体验同样的情感。现在主要是指童年期养成的人际关系模式在成年中的再现,比如:打孩子、重男轻女、母亲强势父亲懦弱、父亲暴躁母亲隐忍等等。强迫性重复在心理学上有比较复杂的机理解释。
比如我有一个来访者,她小时候妈妈是经常打她的,当她自己有了女儿以后,她有一天忽然觉察到,她自己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也打女儿。于是她下定决心来到心理咨询室,寻求专业的帮助来提高自己的认知和情绪管理能力,最终切断了这种代际之间的模式传递,优化了自己新生家庭的关系互动模式。
04
打破代际遗传
原生家庭互动模式的形成,从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开始了。其中很重要的是孩子6-18个月期间母婴互动形成的依恋关系。
依恋是婴儿与主要抚养者(通常是母亲)之间的最初的社会实践联结,在婴儿同主要抚养者的最多、最广泛的相互接触中,在同母亲的最亲近、最密切的感情交流中,婴儿与母亲之间逐渐建立起一种特殊的社会性情感联结,即对母亲产生依恋。
心理学家约翰.鲍比(John Bowlby)创建了依恋的理论体系、提出了依恋的基本概念:人都具有与特定的人物形成强烈的感情纽带、形成依恋关系的基本特征。形成依恋最关键的时期是孩子6-18个月的时候。
玛丽.安斯沃斯Mary Ainsworth设计了陌生人情境实验,将婴儿的依恋类型分成了三大类:安全型、回避型和矛盾型。其中,安全型依恋为良好、积极的依恋,而回避型和矛盾型依恋又被称为不安全型的依恋,是消极、不良的依恋。早期得到善待的儿童,所形成的安全型依恋似乎赋予他们一定程度的心理复原力。相比之下,回避型依恋被认为和强迫的、自恋的以及精神分裂样的问题密切相关,而矛盾型依恋则与歇斯底里或表演型人格问题有联系。
玛丽.梅恩 Mary Main对依恋的研究从儿童转向成人,对依恋类型从外观行为转向心理研究,建立了投射量表成人依恋问卷AAI,发现父母的依恋类型与其孩子1岁和6岁时候的依恋类型高度相关(75%以上)。即:依恋类型有代际遗传的特点。
如何改变代际遗传的消极的依恋类型呢?彼得.福纳吉Peter Fonagy 建立了反思功能量表,对怀孕的夫妇同时测定成人依恋量表和反思能力量表。发现父母依恋不良但是具有好的反思能力的,生出安全型儿童的比例是没有反思能力的父母的17倍。所以可以看到,父母的反思能力和心智化(认识自我和他人心理状态的能力)对促进儿童安全依恋起重要作用。
05
“命”与“运”----心理学的四大公理
我们日常生活中,会常常提到“命运”这个概念,可是并没有很多人去思考,“命”和“运”是不相同的两个概念,这要从心理学的四大公理说起。
(1)公理一:基因为心理设置了初始参数
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曾经说过:给我一打健全的婴儿,把他们带到我独特的世界中,我可以保证,在其中随机选出一个,能够将他训练成为我所选定的任何类型的人物 ---- 医生、律师、艺术家、商人,或者乞丐、窃贼,不用考虑他的天赋、倾向、能力、种族。
华生的意思是后天的培养决定一切,但是实际上人类的基因是非常强大的,是我们人类心理的底层代码。遗传物质完全一样的同卵双胞胎,智商相似性高达86%,同卵双胞胎由两个家庭独立抚养,智商相似性仍然高达72%,人们感受幸福的能力与基因也有关系。
俗语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会打洞,有些孩子能很快地掌握音乐,而有的孩子即使经过长期训练,仍难以弹出一首完整的曲子。有些父母很难认可自己的孩子只是一个普通的孩子,往往对孩子有很高的期待,这是造成某些孩子心理压力的主要原因。
(2)公理二:大脑为心理提供了生理约束
心理的定义有两句话,第一句就是:心理是脑的机能。视觉、听觉、痛觉等感知觉都属于心理,认知、情绪情感、记忆、能力、人格等等都属于心理,都是大脑的机能。
大脑的形成与发展有自己的生理基础,每个孩子不同的大脑结构,对这个孩子的心理健康程度有一定的约束。
比如先天性脑部有问题的孩子或者后天脑外伤的人,一般来讲无论付出多大的努力,也很难恢复到正常人的水平。
(3)公理三:心理可以扭曲现实
心理的定义的第二句话就是: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也就是说,心理并不是客观现实本身。这个反映是具有一定的能动性的,所以我们也可以说:心理可以扭曲现实。
同一件事情,不同的人去描述的时候会不一样,其心理机理也是涉及很多方面,比如记忆不同、图式不同等等。
(4)公理四:社会是心理的最终归属
人是社会的人,人的心理也只能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孩子从一出生,就开始了他的社会化过程。在跟妈妈的互动中形成依恋,大约8个月的时候形成生理自我的意识,大约3岁的时候形成社会自我的意识,在青春期形成心理自我。
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家庭和外界环境的影响也是巨大的。无数经验和研究证明,父母与孩子,尤其是母亲与孩子的关系,制造了孩子最核心的人格。这个人格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孩子将来能够取得的成就和敢于享受的幸福。所以可以看到,父母不应该是一个角色,而应该是一门学问或者学科。
总之,从四大公理我们可以看出,公理一和公理二是在讲先天的因素,我们可以把它们称作“命”,这是我们后天无法改变的;公理三和公理四是在讲后天的因素,讲成长环境对人的发展的影响,我们可以把它们称作“运”,这一部分是我们可以左右的,是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使其发生改变的。
咨询室中会遇到种种因为原生家庭问题来咨询的来访者,咨询师一般都会利用专业的知识,让来访者增加自己对原生家庭的认知,去芜取菁,通过不断的努力,成长自己,给自己的新生家庭注入新的健康元素,最终改变自己的命运。
图片我们都拥有自己的原生家庭,我们都是自己孩子的原生家庭,好好成长自己,给我们的孩子创造一个不同于自己原生家庭的新的生态系统,从而打破代际遗传,让我们的孩子拥有健康的心理,幸福的生活!
2021-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