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有问题
1.知识体系
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必须要有框架思维,学以致用,必须刻意练习,持续输出倒逼输入,然后出课程以教为学,获得反馈。
这些过程都不可或缺,知易行难。
而知识体系,你要的是自己的知识体系,而不是别人的知识体系,所以你要建立自己的知识框架。
知识体系是私有品,排异的。
这段文字中说的自己好像都懂,有几个关键词还是比较渣心的,如“学以致用”“可以练习”“倒逼输入”“知易行难”
这些听着都明白,就是没有用到自己身上,所以提到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总是感觉自己的武器装逼很一般,不尖端的样子,也因此产生不自信。
坏的知识结构体系
查理芒格有一个思考方法,就是在思考要去哪儿前,先想清楚不要去哪儿:
我只想知道将来我会死在什么地方,这样我就永远不去那了。
坏的知识体系有这四点:
1.缺乏纵深
至少在某一点上是纵深的,纵深的知识点才能打穿现象于底层规律的通道,这也是个人竞争力的保证。
2.单一化
单一的知识体系会造成狭隘的视野,应避免“锤子”思维。
3.松散无联系
松散无联系指的是没有去发现这些知识点的共同点,就像任意堆积的衣服不去整理。
长期以往,容易形成松垮堆积的知识体系,这会带来很多坏处:
1)思考费事
处理问题时,人都是优先采用记忆检索而不是思考,所以在松垮堆积的知识体系中检索合适的知识点,会耗费大量的时间。
2)思考费劲
检索这么多松散的知识点,该过程大量占据工作记忆的容量,认知负荷较大。
在松散无联系的知识体系条件下,即便处理一些工作中的基础问题,恐怕都让你飞是费劲了,更别说管队管理、人力资源等更复杂的决策问题。
要上一个台阶,这是一个天花板。
用这个理论,解释前一段时间自己在职业路上遇到的问题,领导说的好像都听过,但是每一个都没有真实的去理解和执行,没有真实的形成自己的肌肉。那么在这个阶段,每给一个方向都像是,裸装上阵,思维方式上没有先进的装备,情绪上又经常的失控,做起了没有大脑的事情。
4.不自洽
不能自圆其说。
好的知识体系
1)宏观层面:T型知识体系
多元化思维框架
你必须知道重要的学科的重要理论,并经常使用它们--要全部都用上,而不是只用几种。
多数人都只使用学过一个学科的思维模型,比如经济学,试图用一种方法来解决所有问题。
你知道谚语时怎么说的吗:“在手里拿着铁锤的人来看,世界就像一颗钉子”,这是处理问题的一种笨方法。
从学习科学的角度来看,跨学科学习非常有助于知识的迁移。
这样的学习方法能让你不断发现各类学科背后的共同框架,有助于训练你的抽象层面的表征能力。
2)微观层面:Y型知识体系
Y型知识体系指的是,你不能使用单一的知识,还要将其他类型的知识合并进来一同使用。
例如,设计+认知科学就是一种很棒的微观Y型知识体系。
一张海报,受众先获取什么信息?会有什么样的情绪反应?一个用户交互界面,是否符合用户的预设概念模型?用户能否无需思考就能知道如何行动?
一个设计师若了解人的认知规律,哪怕知识一些基础原理,设计出的作品都会比不了解的好N倍。
Y型知识体系强调的是在微观的应用层面,将两种学科以上的知识刻意合并使用。
对于大部分来说,做自己擅长的工作,思考模式都倾向于自动化提取,或者是回忆检索。若非有意而为之,是很难加入其它学科知识的。
长期如此训练,能让技能合并,合并之后的技能,能和其它技能再合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