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生存和成长离不来水。人类文明的诞生同样如此,跟河流就有了某种说不清道不明的联系。虽然说水不是人类文化产生的唯一条件,但人类在农耕时期对于水的依赖是不可替代的。我们如果细细去推理一下,会发觉人类文化的发展史,便是一部壮美的“河流文化”的大篇章。不管国外过国内亦如此。
把目光转移到我的家乡——徽州,从有人类活动开始,新安江是无法回避的一个重要元素,因为自有源头活水来,所以生生不息繁衍了一代又一代智慧先民,又因为对本地生活的传承,对外来生活的吸纳,对生活精华的沉淀,造就了无比辉煌灿烂的徽文化,成就了数不胜数富甲一方的徽商。
在新安江流域,率水和合横江交汇处,就镶嵌了一颗明珠——屯溪。屯溪的由来是因为水,“溪者,水也;屯者,聚也。诸水聚合,谓之屯溪。”就因为水,这个原本不起眼的弹丸之地,因为水路的畅通,渐渐就成了商铺林立之所,更因为徽商的声名鹊起,这里则成了重要码头。人流量决定了一个地方的繁华程度,横江和率水从遥远的山里款款而来,姐妹般相会了,顺着河水下来的小船,在这里换成了大船,开始新征程直抵杭州或是东南各地。
有港口的地方城镇化的速度自然特别快,这也就有了商铺众多的屯溪老街。
这不得不着重介绍一下名声在外,号称流动着的清明上河图——屯溪老街:
街道两旁店家鳞次栉比,多为双层砖木结构,清一色的徽派建筑风格,透溢出一股浓郁的古风神韵。
屯溪老街是伴随着徽商的发展而兴起的。早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已有“沪杭大商埠之风”,盛极一时。
老街全长1.5公里,街宽7米,老街店面一般都不大,但内进较深,形成“前店后坊”、“前店后库”、“前店后户”的特殊结构,因更显老街的“老滋老味”。古老的徽州文化在老街上展现它那迷人的风采,堪称优秀民族文化传统的艺术长廊。老街有老字号店铺数十家,其中“同德仁”,是清同治二年开设的中药店,至今已有几百年历史。饮誉世界的“祁红”、“屯绿”,多集散于屯溪;“徽墨”、“歙砚”更是琳琅满目、“徽州四雕”(砖、木、石、竹)产品及徽派国画、版画、碑帖、金石、盆景、根雕更是随处可见。
屯溪老街名气虽大,只有几百年的历史。而跟她一河之隔黎阳水街却早很多。过屯溪老大桥(镇海桥),跨河底溪上的西镇桥,就来到了黎阳水街。
黎阳水街追溯历史要到汉朝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的东汉,距今已有1800多年了,那时就成县级设置,当时叫犁阳县。屯溪与黎阳隔新安江相望。400年前建造的“镇海大桥”,将屯溪与黎阳连接成一体。人们把老大桥形象的比喻说如同一根扁担,一头担着屯溪老街,一头担着黎阳水街。
不远处就是滨江休闲区,这里是“屯浦归帆”景点,凭栏远瞻,新安江水清澈畅流,山丘起伏,江两边重楼叠嶂,让人忍不住惊叹:“美哉山城!”
源出休宁冯村五股尖的率水与横江在这里交汇后称为渐江,流至歙县城南朱家村与练江汇集后才称新安江。由于率水、横江、渐江这三条江在这里交汇,所以这里称为三河口,两座桥分跨两江,合流后江面陡然开阔。
不远处的“文峰桥”,被誉为现代徽派廊桥的典范之作,是国内首座大型徽派廊桥,文峰桥全长249米,宽28米,双向四车道、两条长廊、四个桥头亭和一座莲花阁。集道、廊、亭、阁四位一体,成为屯溪的一道壮美的风景线。
这里是一片历史底蕴丰厚的土地,老徽州经历有中国历史上最长的移民史,移民带来的中原文化与当地的山越文化的交融形成的徽文化独树一帜、多姿多彩。徽商的徽骆驼精神影响至今……水街保留有历史,承袭黎阳老街千年历史、可以清晰地看到唐宋年间,在这里留下的印迹。
溪流穿街而过,“石家大院”、“贾家大院”、“挂壶认亲”等老宅伫立溪畔。古徽州人视水为财,财源滚滚而来,这里是个招财进宝、名副其实的水街。
当然提到屯溪不得不提到两位名人,一位是一代大儒——戴震,他以满腹经纶、精警诡谲以及那种野性的学问震惊知识界;一位是数学天才程大位,他不求功名,一心把心思用在算术上,推出的《算法统宗》被收进清代的《古今图书集成》,并由日本人毛利于明朝末年译成日文,开日本“和算”之先河。
如今这座曾被称为有“沪杭大商埠之风”徽州重镇,更是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迅速发展为现代化程度很高的旅游城市。厚实的徽文化在传统文化气氛重新被重视时,恰好给了这座山城带来了展现魅力的最好机会,于是,她越来吸引着世人的目光,而且所有人都为了一睹其芳容纷至踏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