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会有这样的一些经历,在出现一些突发情况或面对一些困难的时候,往往我们内心会先设定一个很坏的结果。
然后情绪就会很沮丧,尽管事情还没有动手去处理,但总感觉这件事解决不了,结果一定是最坏的。
往往很多事情越是这样想,最后事情的处理结果可能是好的,也就是事情顺利解决了。
无论生活还是工作中,我们每天其实都要处理很多事情,只不过有些困难一点,有些简单一些。
回顾过往这些经历,发现畏惧心理的产生,一方面往往是因为我们对自己处理困难的能力不够自信,另一方面是对困难造成以及解决因素的把控度不够。
克服这种畏惧心理该怎么做呢,可以尝试以下方法:
1.保持一颗平常心
凡事都有它的结果,既然来了就要接受它的存在。
保持一颗平常心去看待已产生的问题,不要还没着手去解决就在心里自我设限,总想着结果有多差多差。
这样如果是比赛的话,还没开始就已经输了。
2.保持冷静,保留分析能力
问题面前保持冷静的头脑,分析问题的产生原因,给出解决的路径规划,下一步如何去落地实施。
如果问题非常复杂,那就将问题切割细分多个模块,一个模块一个模块的解决,最后拼凑成一起,整个问题也就没有想象的那么难了。
3.迅速行动,快速落地
不要有拖延症,问题一旦分析完成,并给出具体解决方案的时候,迅速行动去做,光想是解决了问题的,自己去做,或者指挥下属去做都可以。
行动—反馈—调整—行动—再反馈—再行动—…….解决
行动才有结果,不断反馈,做方案调整,再实践直到问题解决。
真正行动去解决问题了,最后往往会发现原来这个所谓的困难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大,也并不是个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