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看到一句话,心里的震动蛮大的:
“顺境的时候,你要借势往前跑,拼命地去努力,因为这时候是顺风,稍微跑一下就能前进很多;逆境的时候,就需要沉下心来去学习,等待厚积薄发,这时候是逆风,跑了也用处不大,还很费力。”
这种话像是说了很多遍的大道理,不去亲身经历,依然不了解其中之道。现在的人好多爱学习的,却不一定都很清楚自己为什么而学。有一种错觉,只要拜了老师,就相当于学到了一门技能,很快可以当上CEO迎娶白富美了。然而,最近做了断舍离,我才发现很多技能仅仅是过去欠下的债而已,我们不用一天到晚都学习,而是需要用90%的时间,弄清楚为什么而学。所以,我们要十分了解现在所处的位置,需要乘风破浪,还是厚积薄发呢?于是引出了“顺境”与“逆境”的说法。
以我个人为例,其实也不难判断。刚入职创业公司的时候,所有人斗志很高,即使我做销售业务不熟悉,公司也无法得到很好的指导,但是整体的成长环境是处于顺境之中的。没有人与我竞争,市场的盘子又很大,我使出浑身解数投入业务大军之中,不到一年时间,就获得了公司的认可,也了解了业务拓展是怎么一回事,丝毫不亚于我在大公司默默耕种三年五载的。想起那时候的自己,没有很静的心态去埋头看书或者提升自己,只是想着做好准备往前冲,为公司市场扩大份额,自己也能从获客过程中取得经验。
至于如何做,又是另一回事了。然而正是在顺境中抱有斗志,持续奔跑,我才度过了很多难关,勇敢地敲开客户的门,或者直接与经验丰富的人交谈。在平和的环境中这是不敢想的,诚然,经验的积累需要时间,但是要冲破内心的关卡,也是要看时机,拥有一定勇气的。
进入逆境,我们也一定能感受到那种“水逆”的磁场。无论做什么努力,都已经到了临界点,外界已经不买单了。公司运作了一年半,商业模式因为市场增长缓慢,无法得到有效的验证,之前打过交道的客户和合作伙伴,都各忙各的去了,并没有如我们所期望的,打开新的市场,给行业带来新变化。我们得好好思考新的市场切入点,不能再维持原有的旧模式,否则公司无法存活。最近这几天,我才真正放松下来,愿意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包括学习和培训。担惊受怕的感觉减少了,也没有竞争对手的赶超和公司的业绩压力,现在的我们知识水平已经不够用了,不如开拓视野,沉下心来吸收新东西,等待突破、重新奔跑的那一天。
学习和提升固然重要,看清形势更加重要。这也涉及到一个人的格局问题。往往活的明白的人,才能够活得稳健快乐,如果不了解现在所处的位置,就会浪费很多时间,与大家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