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焦点团队吕卫花坚持分享第337天+11,2020年9月24日星期四新乡

机缘巧合,今天早上翻简书的时候看到一篇文章,讨论的就是给不给孩子买手机?家长的担心和顾虑。这也是自己这两天也一直在思考的问题,给孩子买手机,为什么家长会有这么多的想法?首先还是从自己的这个角度去感受的话,并不是说孩子会做些什么,而是家长会去关注孩子买过手机以后做些什么?也就是说,你传递给孩子的是什么信息?实际生活中也真的是如此的,你越担心越害怕的时候,事情就会验证你是正确的,那就会朝着你想要的方向去发展,你越不想如此,你会在这方面考虑的会越多,如此反复,在这个人的气场周围,就会带着这样的能量磁场,所以焦点的理论就是关注什么,得到什么,去想想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吧!

那家长就会说了,孩子明明就光玩手机,怎么样去想象一下她不玩手机的时候是什么样子?想象不出来那个画面,是呀,在刚开始的时候我们担心的时候的确想象不出来的,因为我们的小心脏被担心害怕都占着呢,他就那么点地方,那个担心害怕站着那还有想象的地方吗?就把想象的那个地方挤的,没有立足之地了,这个时候难道是孩子不给我们想象的空间吗?好像还是我们自己不愿意去相信,不愿意给想象一席之地,我们宁愿让那个担心害怕霸占着,也没有力量给想象挤一点点地方,但我们被折腾的足够精疲力尽的时候,甚至孩子出现一些状况的时候来提醒我们时,也许有的家长才会有些醒悟,当然也有的家长继续,这两种形式的家长都在努力的以自己的方式陪伴孩子,不管哪种形式,家长都是尽了全力的,也就是想问问自己,哪种方式的陪伴对自己对孩子有用有效一些,没有谁对谁错,不同的只是方式不同而已。只有经历过不同的方式和方法,才会更知道选择哪一种。人大概就是在这个过程中不断的成长和觉察,才会有那一点不同吧!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